
【经】 stripper pool
hang down; low; lowness
【医】 hyp-; hypo-
give birth to; lay; produce
【医】 toco-; toko-
paint; fat; grease; oil
【化】 oil
【医】 elaeo-; eleo-; oil; Ol; olea; oleo-; oleum
conceal; hide; store
【医】 wear
低产油藏(low-productivity oil reservoir)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单井日产量低于经济开发阈值的石油储集层。该术语在石油地质学中具有明确的工程与经济双重属性界定,主要包含以下特征:
产量界定标准
国际石油工程师协会(SPE)定义日均产油量低于15桶/日的油藏为典型低产油藏(来源:SPE Reservoir Evaluation & Engineering期刊)。我国《油田开发调整方案编制技术要求》(SY/T 6219-2016)则规定陆上油田单井日产量小于5吨即进入低产范畴(来源:中国国家能源局技术标准库)。
地质成因机制
包括低渗透率(<10mD)、薄储层厚度(<5m)、高黏度原油(>50mPa·s)三大主控因素。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研究显示,全球约42%的已探明油藏因储层物性差被归类为低产油藏(来源:USGS能源资源计划年报)。
开发技术瓶颈
此类油藏需采用水力压裂、水平井多级分段改造等增效技术。据《Journal of Petroleum Technology》统计,低产油藏开发成本比常规油藏高出3-8倍,采收率普遍低于20%(来源:SPE OnePetro数字文献库)。
经济评价模型
采用净现值(NPV)与内部收益率(IRR)双指标体系,要求满足: $$ NPV = sum_{t=1}^{n} frac{CF_t}{(1+r)^t} > 0 IRR geq 行业基准收益率 $$ 其中CF_t为第t年净现金流,r为折现率(来源:SPE《油气资产经济评价指南》)。
低产油藏是指原油日产量低于经济开发门槛或技术可行标准的油藏类型,其核心特征为产能低下且开发难度较大。其定义及特点可归纳如下:
基本定义
低产油藏通常指单井产量未达到工业油流标准(如低于经济极限产量)的油藏。这类油藏可能具有统一的含油底界,但受地质条件限制导致产能不足。
地质特征
低产原因
经济与开发难点
需通过经济效益公式评估(如单井产值与投资比),部分低产油藏因开发成本高而被划为“低效”范畴。开发时需采用压裂、注水补充能量等特殊工艺。
扩展说明:油藏本身指单一圈闭内具有同一压力系统的石油聚集,而低产油藏是其中因地质或技术条件导致产能不足的亚类。实际开发中需结合地质建模与经济评价制定针对性方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