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班布里奇质谱仪英文解释翻译、班布里奇质谱仪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Bainbridge's mass spectrograph

分词翻译:

班的英语翻译:

class; squad
【法】 squad

布的英语翻译:

cloth; fabric
【建】 cloth

里的英语翻译:

inner; liner; lining; neighbourhood
【法】 knot; sea mile

奇的英语翻译:

astonish; odd; queer; rare; strange; surprise
【医】 azygos

质谱仪的英语翻译:

【化】 mass spectrograph; mass spectrometer; mass spectroscope
【医】 mass spectrograph

专业解析

班布里奇质谱仪(Bainbridge Mass Spectrometer)是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物理学家肯尼思·汤姆金斯·班布里奇(Kenneth Tompkins Bainbridge)设计的一种磁偏转式质谱仪,主要用于精确测定同位素质量及分离不同质荷比的带电粒子。该仪器通过磁场和电场的协同作用,使离子束按质量差异发生偏转,从而实现同位素的高精度分析。

核心结构与工作原理

  1. 离子源:样品经电离后形成带电粒子束,通过加速电压($V$)获得动能。根据公式: $$ eV = frac{1}{2}mv $$ 其中$e$为电荷量,$m$为离子质量,$v$为速度。

  2. 磁分析器:带电粒子进入均匀磁场($B$)后,受洛伦兹力作用做圆周运动,满足平衡条件: $$ frac{m}{e} = frac{B r}{2V} $$ 其中$r$为离子轨道半径,不同质量的离子因轨道半径差异被分离。

  3. 检测系统:分离后的离子束撞击感光板或电子倍增器,形成可测量的信号图谱。

科学应用与历史意义

班布里奇质谱仪在核物理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其设计被用于:

权威参考文献

  1. 班布里奇原始设计论文:Bainbridge, K. T. (1933). Physical Review 44, 56.(美国物理学会期刊)
  2. 核能历史研究:Hewlett, R. G., & Anderson, O. E. (1962). The New World, 1939-1946.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3. 质谱技术演变:Griffiths, I. W. (2008). Journal of Mass Spectrometry 43(7), 872-880.

网络扩展解释

班布里奇质谱仪(Bainbridge's mass spectrograph)是一种用于同位素分析和质量测定的科学仪器。以下是综合多来源信息的详细解释:

  1. 基本原理
    该仪器基于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偏转原理,通过离子源产生带电粒子束,利用电场和磁场的组合作用分离不同质荷比(q/m)的粒子。其核心公式可表示为: $$ frac{q}{m} = frac{E}{B_1 B_2 r} $$ 其中,$E$为电场强度,$B_1$和$B_2$为磁场强度,$r$为粒子运动轨迹半径。

  2. 核心功能

    • 同位素分离:通过精确控制电磁场参数,区分不同质量的同位素(如提到的铀同位素分离应用)。
    • 质量测定:可横向扫描分子质量范围,精确定位分子质量()。
  3. 仪器结构
    主要包含三部分():

    • 离子源:将样品电离为带电粒子;
    • 分析器:通过电磁场实现粒子分离;
    • 收集器:检测并记录不同粒子的分布。
  4. 历史意义
    作为早期质谱仪的代表型号,班布里奇质谱仪为现代质谱技术奠定了基础,其设计原理至今仍应用于同位素质谱仪等细分领域()。

注:由于仅提及名称未展开说明,以上解析主要基于其他网页对质谱仪共性原理的说明,结合"班布里奇"这一专有名词的历史背景推断其特性。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