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insulinotropic hormone; pancreotropic hormone
促胰岛激素(英文:Islet-Stimulating Hormone),在生物医学领域主要指能刺激胰腺胰岛细胞分泌活动的激素总称。这类激素通过调节胰岛功能参与血糖平衡调控,主要包括:
中文定义与英文对应
"促胰岛激素"是中文对一类激素功能的描述性术语,英文对应为Islet-Stimulating Hormone(简称ISH)。其核心含义指直接作用于胰岛α、β细胞,促进胰高血糖素(glucagon)或胰岛素(insulin)分泌的活性物质(来源:生理学教材《Human Physiology》, Vander et al.)。
核心生理功能
代表性激素如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 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进食后肠道释放GIP和GLP-1,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以降低血糖,同时抑制α细胞释放胰高血糖素(来源:医学综述文献《Physiological Reviews》, Baggio et al. 2007)。
作用机制与临床意义
这类激素通过激活细胞膜受体(如GLP-1受体)增强胰岛素合成,其作用具有葡萄糖浓度依赖性。基于此机制开发的GLP-1受体激动剂(如司美格鲁肽)已成为2型糖尿病的重要治疗药物(来源:临床内分泌学指南《Endocrine Reviews》, Drucker 2018)。
术语辨析
需区别于"促胰岛素"(proinsulin,胰岛素前体)或"胰岛素促泌剂"(insulin secretagogues)。"促胰岛激素"特指内源性激素信号分子,而非人工合成药物(来源:生物化学词典《Oxford Dictionary of Biochemistry》)。
同义词提示:英文文献中更常用具体激素名称(如GLP-1)或功能描述"incretin hormones"(肠促胰岛素)。
“促胰岛激素”并非标准的医学术语,可能是指与胰岛功能或胰岛素分泌相关的激素。以下是可能涉及的两类解释:
肠促胰岛素(Incretins)
这类激素由肠道分泌,在进食后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主要包括:
它们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尤为重要,例如GLP-1受体激动剂(如司美格鲁肽)被广泛用于降糖和减重。
生长激素和皮质醇
虽然长期过量会引发胰岛素抵抗,但短期生理浓度下可能辅助调节胰岛功能。
胰岛素(Insulin)
由胰岛β细胞分泌,直接降低血糖,是调节代谢的核心激素。
胰高血糖素(Glucagon)
由胰岛α细胞分泌,与胰岛素拮抗,通过升高血糖维持能量平衡。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激素的分子机制或临床数据,建议查阅《生理学》教材或内分泌领域指南。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