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storage access width
【计】 memory access; storage access
breadth; width
【医】 width
存储器存取宽度(Memory Access Width)指计算机系统单次读写操作中能传输的数据位数,反映了存储器与处理器间数据通道的物理并行能力。该参数直接影响内存带宽和系统性能,是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关键指标。
硬件层面
存储器存取宽度由数据总线宽度(Data Bus Width) 和存储器接口位宽 共同决定。例如:
工作流程
当CPU发起读写请求时,存储器控制器根据存取宽度组织数据:
1. CPU发送地址信号 → 2. 存储器定位数据单元 → 3. 按宽度并行传输数据块
若请求数据量超过存取宽度(如64位系统读取128位数据),需拆分为两次操作 。
参数 | 对存取宽度的影响 | 性能关联性 |
---|---|---|
数据总线位宽 | 直接限制最大存取宽度 | 带宽=宽度×频率 |
存储器颗粒配置 | 多颗粒并行提升有效宽度(如x16/x32) | 吞吐量提升30%-70% |
突发传输模式 | 允许单次地址连续传输多组数据 | 减少寻址延迟 |
案例:DDR5内存采用双通道32位×2设计,实现64位存取宽度,理论带宽比DDR4提升50% 。
嵌入式系统
高性能计算
第5章 存储器层次结构(ISBN 978-0128122754)
存储器的存取宽度(通常称为数据总线宽度)是指存储器一次存取操作能够传输的数据位数,它直接影响存储器的数据传输效率。以下是详细解释:
存取宽度由存储器的数据总线宽度决定,表示每个存取周期内可同时传输的二进制位数。例如,32位总线宽度意味着每次可传输32位(即4字节)数据。
存储器的带宽(单位时间传输的数据量)计算公式为: $$ 带宽 = frac{数据总线宽度}{8} times frac{1}{存取周期} $$ 以32位总线、200ns存取周期为例:
存取宽度越大,单次传输数据量越多,带宽越高,存储器性能越强。例如,32位总线比16位总线在相同周期下带宽翻倍。
存取宽度是衡量存储器单次操作数据量的核心参数,与存取周期共同决定带宽。实际应用中需根据需求平衡宽度、速度和成本。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