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horn-silver
careless; coarseness; grossly; thick; wide
【医】 pachy-
【化】 argentic chloride; silver chloride
【医】 argentum chloratum; silver chloride
粗氯化银(Crude Silver Chloride)是氯化银(AgCl)的未纯化形态,通常指工业生产或实验室制备过程中含有杂质的中间产物。其物理形态多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状固体,暴露在光线下会逐渐变暗并分解为银单质和氯气,这一特性使其在感光材料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根据《化学化工术语》(科学出版社,2023版)定义,该物质主要通过硝酸银溶液与盐酸或氯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制备,反应式为:
$$ AgNO_3 + NaCl rightarrow AgCldownarrow + NaNO_3 $$
其纯度通常介于75%-95%,主要杂质包括未反应的硝酸银、钠盐及微量金属氧化物。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指出,粗氯化银在工业上主要用于三个领域:
注意事项方面,美国化学会(ACS)建议存储时应避光密封,操作时需佩戴防护装备以防止氯气释放。其毒理学数据显示半数致死量(LD50)为大鼠口服>5000 mg/kg,但粉尘吸入仍可能引发呼吸道刺激。
“粗氯化银”通常指未经纯化的氯化银(AgCl),可能含有杂质或未完全反应的原料。以下是详细解释:
氯化银的化学式为AgCl,分子量143.32,常温下为白色粉末,光照下会逐渐分解变黑()。其熔点455℃,沸点1550℃,具有高热稳定性;溶解度极低(25℃时仅1.93mg/L),且不溶于稀硝酸()。
“粗”表明该物质处于未纯化状态,可能包含以下杂质:
粗氯化银通常通过硝酸银与氯化钠/盐酸反应生成沉淀(),后续需经过多次洗涤、过滤、干燥等步骤去除杂质,才能得到高纯度氯化银。
若需进一步了解纯化工艺或具体杂质类型,可参考化学实验手册或工业制备标准。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