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磁心逻辑英文解释翻译、磁心逻辑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电】 core logic

分词翻译:

磁心的英语翻译:

magnetic core
【计】 magnetic core
【化】 magnetic core

逻辑的英语翻译:

logic
【计】 logic
【经】 logic

专业解析

磁心逻辑(Magnetic Core Logic) 是一种利用磁性材料(通常为铁氧体磁环,即磁芯)的磁化状态来实现数字逻辑运算和存储功能的早期计算机技术。其核心原理是通过改变磁芯的磁化方向(例如顺时针或逆时针)来代表二进制信息(“0”或“1”),并通过电流脉冲控制磁化状态的读写。该技术盛行于20世纪50至70年代,是早期计算机内存(磁芯存储器)和逻辑电路的基础。

一、术语定义与核心原理

  1. 磁心(Magnetic Core)

    指由铁氧体材料制成的小型环形磁体,具有两个稳定的磁化状态(剩磁方向),分别代表二进制“0”和“1”。其逻辑功能依赖于外部导线穿过磁芯中心施加电流脉冲,通过电磁感应改变或读取磁化状态。

    来源:《英汉计算机词典》(科学出版社)

  2. 逻辑实现机制

    磁心逻辑电路通过多根导线交叉穿过磁芯阵列构成。例如,在“禁止线”结构中,驱动电流通过不同导线的组合产生合成磁场,使特定磁芯发生翻转(写入),或通过感应电压检测状态(读取)。这种设计可直接实现与门、或门等基本逻辑功能。

    来源: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ic Computers (1963)

二、历史意义与技术局限

  1. 非易失性与可靠性

    磁芯在断电后仍能保持磁化状态(非易失性),且抗辐射干扰能力强,使其在航天和军事领域早期计算机中广泛应用。

    来源:《计算机发展史》(清华大学出版社)

  2. 速度与密度瓶颈

    磁芯的物理翻转速度受限(微秒级),且单个磁芯体积较大,难以高密度集成。随着半导体逻辑电路(如晶体管、集成电路)的发展,磁心逻辑在20世纪70年代后被逐步淘汰。

    来源:ACM Computing Surveys (1970)

三、现代关联与术语辨析

需注意“磁心逻辑”与当代“磁逻辑”的区别:后者指利用自旋电子学或磁隧道结(MTJ)的新型磁存储技术(如MRAM),其物理机制与经典磁芯无关。

来源:Nature Electronics (2020)

网络扩展解释

“磁心逻辑”是一个技术术语,通常指基于磁芯(磁性材料)实现的数据存储或逻辑运算技术,尤其在早期计算机硬件中应用广泛。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2.技术原理

磁心逻辑的核心是通过磁芯的磁化状态实现数据存储。每个磁芯代表一个二进制位,通过电流脉冲改变其磁化方向,从而完成数据的写入或读取。例如:

3.历史与应用

4.现代替代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磁芯逻辑逐渐被集成电路(如DRAM、SRAM)取代,但其原理对理解存储技术演变仍有重要意义。

若需进一步了解磁芯的物理特性或具体电路设计,可参考电子工程或计算机硬件史相关文献。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