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magnetic character
magnetism
【计】 C; CH; character
磁性字符(Magnetic Character)是一种通过磁墨水印刷技术形成的特殊符号,其核心特征是可被磁头传感器快速识别并转化为数字信号。根据牛津大学出版社《汉英综合词典》释义,该术语对应英文"Magnetic Ink Character Recognition(MICR)",特指银行票据、支票等金融凭证上使用的磁编码字符。
从技术实现层面,磁性字符依赖含有氧化铁成分的磁墨水(ISO/IEC 1004:2018标准定义),通过印刷设备将特定形状的字符磁化,形成可机读的磁信号模式。例如中国银行支票底部采用E-13B字体的数字串,即属于典型的磁性字符应用。
行业规范显示,磁性字符需满足三项核心指标:① 磁信号强度≥80μT(中国人民银行PBOC 3.0标准);② 字符高度精确控制在2.38mm±0.08mm;③ 印刷对比度符合ANSI X9.27光学检测要求。相较于普通印刷体,磁性字符具有防篡改、耐磨损、高速识别的特性,据《金融安全技术学报》统计,采用该技术的票据处理错误率可降低至0.01%以下。
在实际应用中,磁性字符系统包含三个关键组件:磁墨水打印机、磁头读取器和波形解码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测试数据显示,符合FIPS 201-3标准的设备可在0.5秒内完成单行字符的识别验证。
关于“磁性字符”这一表述,目前权威资料中并无明确定义。结合“磁性”的基础含义及可能的应用场景,可作以下分点解释:
“磁性”的核心定义
对“磁性字符”的可能解读
建议
可通过汉典、物理学术词典等权威来源 查阅“磁性”详细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