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硫酸非那胂英文解释翻译、次硫酸非那胂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phenarsone sulfoxylate
【医】 aldarsone
分词翻译:
次硫酸的英语翻译:
【化】 sulfoxylic acid
【医】 dithionous acid; hyposulfurous acid
非的英语翻译:
blame; evildoing; have to; non-; not; wrong
【计】 negate; NOT; not that
【医】 non-
那的英语翻译:
that; the
胂的英语翻译:
【化】 arsine
【医】 arsenide hydrogen; arseniuretted hydrogen; arsine; hemolytic gas
专业解析
次硫酸非那胂(英文名:Phenarsone Sulfoxylate)是一种有机砷化合物,曾作为药物使用。以下从汉英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一、中文名称解析
- 次硫酸
指化合物中含硫氧阴离子(S₂O₄²⁻),体现其还原性化学性质。
- 非那胂
“非那”为音译(Phen-),源自苯基(Phenyl);“胂”指含砷(-arsone)有机化合物,属砷酸盐类。
二、英文对应术语
三、药理用途与历史背景
- 抗寄生虫应用
20世纪早期用于治疗梅毒、阿米巴痢疾等,属三价砷制剂,通过抑制病原体代谢酶发挥作用。
- 局限性
因砷化合物毒性强(如神经损伤、肝肾毒性),已被更安全的抗生素取代,临床已淘汰。
四、化学性质与安全性
- 稳定性:遇光、热易分解,释放砷化物。
- 毒性机制:砷离子(As³⁺)与巯基酶结合,导致细胞呼吸障碍。
- 现代替代品:甲硝唑、青霉素等高效低毒药物。
参考文献(基于学术文献归纳,无直接可引用链接)
- 药理应用参考: Goodman & Gilman《治疗学的药理学基础》(第12版),砷制剂章节。
- 毒性及淘汰原因: 《药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砷类药物毒性综述。
- 作用机制: 《生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砷对酶抑制的研究。
注:因该药物已停用,权威来源主要为历史文献与药理学教材,建议通过学术数据库(如PubMed)检索“Phenarsone Sulfoxylate”获取原始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次硫酸非那胂是一种含砷的有机化合物,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化学组成与结构
- 分子式:C₇H₁₀AsNO₆S,分子量为311.14。
- CAS号:497-97-2,用于唯一标识该化合物。
- 结构特征:名称中的“非那胂”表明其含有一个砷原子(As)与苯环结构相连;“次硫酸”部分则对应次硫酸基团(Sulfoxylate,即SO₂⁻)的引入。
2.物理化学性质
- 沸点:预测值为814.4±75.0 °C,显示其高温稳定性。
- 酸度系数(pKa):2.39±0.10,提示在酸性条件下可能解离。
3.用途与合成
- 工业与科研应用:主要用于非医疗领域,如化学合成或材料研究,明确注明不可用于人类或动物的临床治疗。
- 合成方法:可能涉及砷化合物与次硫酸衍生物的反应,但具体工艺未公开。
4.安全信息
- 注意事项:含砷化合物通常具有毒性,需严格遵循工业防护标准。其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需从供应商处获取详细数据。
5.语言与命名
- 英文名称:Phenarsone Sulfoxylate,直译自中文名称。
如需进一步了解供应商或合成细节,可参考相关化学品数据库(如)。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