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drum interface
【计】 drum; magnetic drum
【化】 magnetic drum
receive; accept
【电】 connecting
cut; gob; jaws; mouth; opening; ostium; scoop; stoma
【医】 aditus; apertura; aperturae; aperture; bouche; introitus; meatus; mouth
opening; ora; orifice; orificium; oro-; os1; ostia; ostium; portal
stoma; stomata; stomato-; trema
磁鼓接口(Magnetic Drum Interface)是计算机系统中连接磁鼓存储器与中央处理器的专用硬件通道。该术语由英文直译而来,在早期计算机存储技术中特指实现磁鼓旋转介质与电子设备间数据交换的物理接口和信号协议系统。
从技术架构分析,磁鼓接口包含三个核心组件:
该接口遵循IEEE 1284并行通信标准的前身规范,支持每秒50-200千字节的传输速率。在应用层面,磁鼓接口曾广泛应用于1950-1970年代的大型计算机系统,如IBM 650 Magnetic Drum Data Processing Machine通过这种接口实现每分钟12,500转的磁鼓存取操作。
历史文献显示,磁鼓接口的机电设计直接影响存储密度提升。1953年Manchester University Mark 1计算机的磁鼓接口采用32轨磁道布局,使存储容量达到1,024 words(约4KB)。这种技术为后续磁盘接口的发展奠定基础,其寻址机制中的柱面-扇区模型沿用至今。
"磁鼓接口"(Drum Interface)是计算机领域的早期技术术语,其含义与功能可拆解如下:
1. 定义与功能 磁鼓接口是连接磁鼓(Magnetic Drum)与其他计算机组件的硬件接口。磁鼓作为早期计算机的存储介质,表面覆盖磁性材料,通过高速旋转实现数据存取。接口在此过程中负责传递控制信号和数据传输,类似于现代硬盘的控制器功能。
2. 历史背景 在1950-1970年代,磁鼓曾被用作计算机的主存储器或辅助存储设备。其优势在于:
3. 现代关联 当前该术语主要出现在计算机发展史文献中,实际应用已被磁盘接口(如SATA、SCSI)取代。在特殊领域如老式录像机维护中,仍可能涉及类似原理的磁鼓部件接口操作。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