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 magnetic blast breaker
magnetism
charge; clash; rinse; rush
【机】 buck
【计】 disjunctor
【化】 chopper; circuit interrupter
【医】 breaker
磁冲断路器(Magnetic Impulse Circuit Breaker)是一种基于电磁效应实现电路快速切断的保护装置,主要用于电力系统或工业设备中防御瞬时过电流和浪涌冲击。其核心原理是通过检测电路中的异常磁通量变化,触发内部脉冲磁场生成机械动力,驱动触点分离以切断电流通路。
在汉英词典中,该术语对应的英文翻译为"Magnetic Impulse Circuit Breaker"或"Electromagnetic Surge Interrupter"。根据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标准C37.100.1的定义,此类设备属于动态响应型断路器,具备微秒级动作速度,特别适用于直流系统和大容量交流系统的短路保护。
其技术特征包含三个关键组件:
该技术已应用于新能源发电并网保护领域,相关参数指标可参考中国国家标准GB/T 32509-2016《直流断路器》第4.3.2章节对磁动式断路器的测试要求。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IEC 62271-37:2020技术报告中亦收录了磁脉冲驱动型断路器的试验方法。
关于“磁冲断路器”,经检索,目前并该术语直接相关的权威解释或技术资料。可能的原因包括:
术语准确性:该词可能是“磁吹断路器”或“电磁断路器”的笔误或口语化表述。例如,“磁吹断路器”是一种利用磁场吹灭电弧的断路器,常见于高压电路。
专业领域差异:某些行业(如电力、航天)可能有内部术语,但尚未被广泛收录。建议结合具体上下文进一步确认。
新兴技术概念:不排除其为前沿技术中的新概念,但目前公开资料中缺乏定义。
建议:若需准确解释,请补充更多上下文或核实术语的正确性。如果是电力设备相关,可参考主流的“磁吹断路器”或“真空断路器”原理进行类比理解。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