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credit symbol
credit side; lender
【经】 black ink; charge side; credit side; lender
denotation; insignia; mark; note; sign; symbol; tittle; type
【计】 glyph; S; SYM; symbol
【医】 notation; symbol
【经】 symbols
在会计学汉英对照语境中,"贷方符号"指复式记账系统内表示资金流向的标准化标记。根据中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三十五条,贷方符号主要承担以下核心功能:
会计等式表达
贷方符号(Credit,常用缩写Cr.或符号"D"表示)与借方符号共同构成会计恒等式: $$ text{资产} = text{负债} + text{所有者权益} $$ 该符号系统由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在1494年《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中确立,中国在1993年会计改革后全面采用该体系。
账户增减机制
贷方符号在不同类型账户中呈现反向记录规则:
国际符号差异
中国大陆会计实务中普遍采用汉字"贷"作为贷方标识,而国际会计准则(IFRS)框架下则使用"Cr."符号。这种差异源于2006年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改革时的本土化调整,具体规范详见《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科目使用说明。
实务操作验证
根据中央财经大学《基础会计学》教材中的T型账户示范,贷方符号始终位于会计账户右侧,与现金流量表中的资金流入项目形成对应关系。例如企业确认销售收入时,会计分录表现为: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在会计学中,“贷方”是复式记账法的核心符号之一,用于记录经济业务对账户的影响方向,其含义需结合账户性质判断。以下为详细解释:
“贷方”是复式记账法的记账符号,与“借方”共同构成会计记录的框架。根据会计恒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每笔交易需在至少两个账户中记录,且遵循“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规则。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
资产/费用类账户
通过上述规则,会计人员可确保每笔交易在账户中平衡,维护财务数据的准确性。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