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Digitalis ambigua Marray
big; great; large
【医】 macro-; magnum; makro-; megalo-
flower; bloom; blossom; inflorescence; coloured; dim; showy; spend; wound
【医】 Flor.; flores; flos; flower; flowers
【化】 digitalis; foxglove
【医】 digitalis; foxglove; throat-wort
大花洋地黄(学名:Digitalis grandiflora)是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洋地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汉英对照释义及植物学特征如下:
学名与分类
拉丁学名Digitalis grandiflora中,“Digitalis”源于拉丁语“digitus”(手指),指其管状花冠形似手指套;“grandiflora”意为“大花的”。该物种原产于欧洲及西亚,现广泛引种于温带地区。
形态特征
植株高60-120厘米,基部叶簇生,长椭圆形至披针形,边缘具细锯齿。花序为总状花序,花冠钟形,长3-5厘米,淡黄色带棕色斑点,内壁有绒毛,花期6-8月。
药用价值
全株含强心苷类化合物(如地高辛),可提取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但需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剂量标准。其药理作用机制为抑制心肌细胞钠钾泵,增强心肌收缩力。
毒性警示
新鲜植株对人类和动物均具高毒性,误食可能导致呕吐、心律失常甚至死亡。美国毒理学会(ATSDR)将其列为需谨慎接触的有毒植物。
园艺应用
作为观赏植物,耐寒性强(USDA 4-8区),喜半阴湿润环境,常用于花境或药用植物园。英国皇家园艺学会(RHS)推荐其作为生态花园的蜜源植物。
“大花洋地黄”这一名称在现有权威资料中并未直接出现,但结合“洋地黄”的通用信息,可推测其可能指代花朵较大的洋地黄品种或地方俗称。以下是综合解释:
洋地黄(学名:Digitalis)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称毛地黄、紫花洋地黄等。其典型特征包括:
洋地黄是重要的强心药来源,主要活性成分为强心苷类物质,作用包括:
洋地黄因花序修长、花色丰富,常作为园艺植物栽培,尤其适合庭院或温室早春观赏。
“大花洋地黄”可能是对花朵形态更突出的洋地黄品种的俗称,具体分类需结合植物学特征进一步考证。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