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uniprocessor architecture
odd; single
【医】 azygos; mon-; mono-; uni-
【计】 processor architecture
单处理机体系结构(Uniprocessor Architecture)指基于单一中央处理器(CPU)的计算机系统设计模式,其核心特征是所有计算任务通过一个物理处理器核心顺序或分时执行。该架构的英文对应术语为"Single Processor Architecture"或"Monolithic Architecture",在计算机工程领域特指未采用并行处理单元的硬件组织方式。
从技术实现层面分析,该架构包含三个关键组件:
典型应用场景包括早期个人计算机(如Intel 8086系统)和嵌入式控制器(ARM Cortex-M系列)。其性能瓶颈主要体现在阿姆达尔定律(Amdahl's Law)所描述的串行任务处理限制,公式表达为: $$ S = frac{1}{(1 - P) + frac{P}{N}} $$ 其中S代表加速比,P为可并行化比例,N为处理器数量。
现代演进方向已转向多核架构,但单处理机设计仍在实时控制系统(参考《Real-Time Systems》by Jane W. S. Liu)和低成本物联网设备中保持应用价值。该架构的理论基础可追溯至冯·诺依曼体系,相关原始文献见《First Draft of a Report on the EDVAC》1945年版技术说明。
单处理机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系统设计中一种基础且经典的结构,其核心特征在于系统中仅包含一个中央处理器(CPU)。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解释该概念:
1. 定义与组成 单处理机体系结构指由单个CPU承担所有计算任务的计算机系统。其硬件组成包括:
2. 核心特征
3. 工作流程 遵循冯·诺依曼架构的取指-解码-执行循环: $$ begin{aligned} &1. Fetch Instruction &2. Decode Instruction &3. Execute Instruction &4. Repeat end{aligned} $$
4. 技术演进 早期单处理机系统(如Intel 4004)仅支持单线程,后期通过以下技术增强性能:
5. 应用场景
6. 性能瓶颈 阿姆达尔定律揭示其局限性: $$ S_{max} = frac{1}{(1-P) + frac{P}{N}} $$ 其中P为可并行比例,N为处理器数量。当N=1时,系统无法通过增加处理器提升性能。
当前该架构已逐步被多核体系取代,但仍是理解计算机体系的基础模型。现代异构计算中的CPU+GPU结构可视作其扩展形态。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