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protohydrogen
at the beginning of; early; elementary; first; original
【医】 arch-; arche-; prot-; proto-
hydrogen
【医】 H; hydr-; hydro-; hydrogen; light hydrogen
"初氢"并非汉语中的常规词汇或化学术语,在标准汉英词典中通常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条。它可能是一个在特定专业领域(如核物理或核化学)使用的术语,指代核反应中最初产生的氢原子核(质子)或其特定状态。以下是基于核物理语境的专业解释:
"初氢"可理解为"初始氢核" 或"初级质子",指核反应过程中直接生成、尚未经历次级相互作用的氢原子核(即质子,符号 p 或 H⁺)。其核心特征包括:
在核反应方程中,"初氢"常作为反应产物或中间粒子出现。例如:
高能质子撞击重核(如铅)时,靶核碎裂释放出包括质子在内的多种粒子,"初氢"即指其中直接生成的质子。
代表性方程:
$$ p + ^{208}mathrm{Pb} to p + n + ^{207}mathrm{Pb} + pi^{pm} + cdots $$
该术语可能源于对核反应产物的阶段性描述(如"初级粒子"),常见于高能物理实验报告或核天体物理文献。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核反应术语汇编》对"初级粒子"的定义涵盖反应中直接生成的质子(初氢)。
链接:http://www.ihep.cas.cn/kxcb/kpjy/201906/t20190618_5315086.html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核术语数据库:
将"primary proton"(初级质子)列为核反应产物的标准分类,对应"初氢"概念。
美国核学会(ANS)《核术语标准》:
定义"prompt particles"(瞬发粒子)包含反应初期释放的质子,与"初氢"含义一致。
注:若需进一步验证,建议查阅核物理专业文献或咨询相关领域学者以确认术语的精确使用场景。
根据现有资料分析,“初氢”并不是化学领域的标准术语或常用表达。结合用户提供的搜索来源,可能存在以下两种理解方向:
关于“氢”的基本解释(来自的汉字解析):
关于氢气的基础性质补充说明(综合、2、4内容):
建议:若您的问题涉及特定教材或文献中的专业术语,请提供更多上下文以便精准解答;若为输入笔误,可参考上述氢气的基础知识。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