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Aschoff's node
【机】 ar-
filial piety; mourning
goodman; husband; sister-in-law
family name; surname
congeal; form; knot; settle; vinculum; weave
【医】 knob; knot; node; nodule; noduli; nodulus; nodus; noeud
阿孝夫氏结(Aschoff's node)是病理学领域中用于描述风湿性心肌炎特征性病变的专业术语,由德国病理学家路德维希·阿孝夫(Ludwig Aschoff)于1904年首次系统描述。该结构在显微镜下表现为心肌间质中局灶性炎性结节,主要由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纤维素样坏死组成,是急性风湿热的典型病理标志。
从汉英词典角度,该术语可直译为"Aschoff's nodule"或"Aschoff body",在《道兰氏医学词典》(Dorland's Illustrated Medical Dictionary)中被定义为"风湿病时心肌间质中的特异性肉芽肿"。其形成机制与链球菌感染后引发的自身免疫反应相关,现仍作为风湿性心脏病诊断的重要组织学依据。
根据《罗宾斯基础病理学》(Robbins and Cotran Pathologic Basis of Disease)第10版记载,阿孝夫氏结的典型病理特征包含中央纤维素样坏死区、周边放射状排列的Anitschkow细胞(又称毛虫细胞),以及外围的T淋巴细胞浸润。这种特殊结构已被纳入美国病理学家学院(CAP)的标准化诊断指南。
该术语在临床应用中需注意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赘生物相鉴别。世界心脏联盟(WHF)2023年修订的风湿热诊断标准仍将其作为次要诊断标准之一。由于现代超声心动图技术的发展,组织活检的实际应用已显著减少,但其在病理学教学和疾病机制研究中保持重要地位。
“阿孝夫氏结”是一个医学术语,其核心含义和相关解释如下:
定义与功能
阿孝夫氏结(Aschoff's node)的规范英文名称是atrioventricular node(房室结),是心脏传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右心房室间隔处。它负责将心脏电信号从心房传递到心室,确保心房和心室按顺序收缩,维持心脏正常搏动。
名称来源
临床意义
房室结功能障碍可能导致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心跳过缓或心律不齐。相关疾病需通过心电图(ECG)或心脏电生理检查诊断。
其他别名
部分文献中,房室结也被称为郭霍氏结(Koch's node),因荷兰解剖学家瓦尔特·郭霍(Woldemar Koch)的早期研究得名。
阿孝夫氏结是房室结的别称,核心功能为调控心脏电信号传导。不同名称反映了医学史上的多学者研究背景。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权威医学词典或心脏解剖学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