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骨上膀胱切开术英文解释翻译、耻骨上膀胱切开术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epicystotomy; Franco's operation; suprapubic cystotomy
分词翻译:
骨的英语翻译:
bone; character; framework; skeleton; spirit
【医】 bone; ossa; osteo-
上的英语翻译:
ascending; go to; go up; previous; submit; superior; upper
【医】 ept-; hyper-; super-; supra-; sur-
膀胱切开术的英语翻译:
【医】 cystotomy; vesicotomy
专业解析
耻骨上膀胱切开术(Suprapubic Cystotomy)是一种泌尿外科手术,指在耻骨联合上方切开腹壁及膀胱前壁,直接进入膀胱腔内的操作。其核心目的是建立膀胱引流通道或处理膀胱内病变,是解决尿路梗阻、取出膀胱异物或结石的经典术式。
一、术语解析
-
耻骨上(Suprapubic)
指手术切口位于耻骨联合(pubic symphysis)上方约2-3厘米处的腹壁区域,避开腹膜腔以减少感染风险。
-
膀胱切开术(Cystotomy)
指切开膀胱壁进入膀胱腔的操作,需逐层分离腹直肌鞘、腹膜外脂肪,暴露膀胱前壁后纵向或横向切开。
二、手术目的与适应症
- 主要用途:
- 长期膀胱引流(如神经源性膀胱患者)
- 取出膀胱结石或异物
- 膀胱肿瘤活检或局部切除
- 紧急解除尿潴留(当导尿管置入失败时)
来源:《坎贝尔-沃尔什泌尿外科学》(第12版)
三、关键操作步骤
- 定位与切口:
于耻骨上两横指处作横切口或纵切口,长约5厘米。
- 分离组织:
切开腹直肌前鞘,分离腹直肌,推开腹膜反折。
- 膀胱切开:
确认膀胱充盈后,用两把组织钳提起膀胱壁,切开1-2厘米并置入导管。
- 缝合与固定:
分层缝合膀胱壁及腹壁,固定引流管。
参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手术技术指南
四、英文对应术语详解
- 全称:Suprapubic Cystotomy(缩写:SPC)
- 词根解析:
- Supra-(上) + pubic(耻骨的)→ 耻骨上区域
- Cysto-(膀胱) + -tomy(切开术)→ 膀胱切开
五、权威参考文献
- 中文经典教材:
《泌尿外科手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详细描述手术适应症与并发症管理。
- 国际指南:
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AU)指南:推荐SPC用于高风险患者的膀胱引流(EAU Guidelines on Urinary Diversion)
- 解剖学依据:
《格氏解剖学》:耻骨上区血管神经分布与手术入路设计(第42版)
六、术后管理要点
- 引流管护理:保持导管通畅,定期冲洗防止堵塞。
- 并发症监测:包括出血、感染、膀胱瘘等,发生率约5%-10%(来源:Journal of Urology)。
网络扩展解释
耻骨上膀胱切开术是一种通过耻骨上方切口进入膀胱的外科手术,主要用于治疗膀胱内病变或合并其他泌尿系统疾病。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1.定义与基本原理
该手术通过在耻骨联合上方(下腹正中线)做切口,逐层分离至膀胱壁并切开,直接处理膀胱内部病变。其优势在于能直视下操作,适合复杂病例的联合处理。
2.主要适应症
- 巨大膀胱结石:直径超过5cm或无法通过碎石术治疗的结石(如提到的7cm结石病例);
- 合并其他膀胱病变:如膀胱憩室、肿瘤或异物,需同时处理(参考、9);
- 前列腺增生并发症:尤其合并膀胱结石、尿道狭窄时,可同步行前列腺切除术;
- 尿道梗阻性疾病:如膀胱颈挛缩或尿道狭窄导致尿潴留。
3.手术关键步骤
- 切口定位:下腹正中线耻骨上2横指处,切开皮肤及腹直肌前鞘;
- 分离与暴露:推开腹膜反折,显露膀胱前壁;
- 膀胱切开:穿刺确认后,横向或纵向切开膀胱壁;
- 处理病变:如取石、切除肿瘤或增生的前列腺;
- 缝合与引流:分层缝合膀胱壁,留置导尿管或膀胱造瘘管。
4.与其他术式的区别
- 对比穿刺造瘘术:切开术切口较大,但能处理复杂病变;穿刺术创伤小,仅用于尿液引流;
- 对比经尿道手术:适用于无法通过尿道内镜操作的病例(如尿道严重狭窄)。
5.适用人群与术后管理
- 高危患者:如高龄(如中90岁患者)、合并多系统疾病者;
- 术后护理:需留置导尿管1-2周,监测感染及出血,膀胱造瘘管通常在2周后拔除。
以上信息综合了手术的临床应用、操作要点及适应范围,具体治疗方案需由医生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