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framing scan
become; fully grown; succeed
scan; scanning
【计】 fineness; scanning
【医】 scanning
在电子工程与通信技术领域,"成帧扫描"(Frame Scanning)指通过特定时序对数据流进行结构化分割的过程。其核心原理包含三个技术维度:
帧同步机制
采用头标识符(如HDLC协议的0x7E标志)划分数据单元边界,通过时钟恢复电路实现收发两端时序对齐。国际电信联盟ITU-T G.704标准定义了2.048Mbps数字体系的帧结构,包含32个时隙的循环周期。
差错控制架构
每帧包含CRC校验字段(如以太网的32位FCS),采用生成多项式 $G(x) = x^{32} + x^{26} + x^{23} + x^{22} + x^{16} + x^{12} + x^{11} + x^{10} + x + x + x + x + x + x + 1$ 进行误码检测。IEEE 802.3工作组数据显示,该机制可使误帧率低于$10^{-12}$。
多路复用实现
在SDH传输体系中,STM-1帧包含9行×270字节结构,以8000帧/秒的速率扫描,通过指针调整实现155.52Mbps的净荷承载。这种扫描机制被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YD/T 767-2018规范详细定义。
“成帧扫描”是电子显示技术中的一种扫描方式,主要用于将图像分解为连续的帧(即完整画面)进行显示。以下是详细解释:
成帧扫描指在垂直方向(即上下方向)完成一幅完整图像的扫描过程。它通过逐行或隔行方式,将画面按帧分割,确保动态图像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扫描方向
与行扫描的关系
成帧扫描需与水平方向的行扫描配合:
隔行扫描技术
为降低带宽需求,一帧图像分为两场扫描(奇数行和偶数行交替),既减少闪烁又节省信号传输资源。
术语“成帧”强调将离散的扫描行组织为完整帧的过程,是动态成像的基础。如需更技术细节,可参考电子工程或显示技术相关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