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prefix multiplier
multiplicator; multiplier
【计】 multiplier
prefix
在汉英词典视角下,"乘数词头"(Multiplicative Prefixes)指汉语中附加在量词、名词或动词前,表示事物数量、倍数或频次关系的构词成分。其核心功能是对基础概念进行量化倍增或倍减的表达。以下是详细解析:
语法属性
乘数词头属于派生性前缀,粘附于词根前构成新词,如“单枪”(单枪匹马)、“双轨”、“三连”、“百倍”。其数值具有明确的乘法效应,区别于单纯计数的数词。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23年,页128;《牛津英语词典》"multiplicative prefix"词条释义。
语义范畴
来源: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19年,页74-76。
汉语词头 | 英文对应 | 数值 | 示例(汉→英) |
---|---|---|---|
单 | mono-, uni- | ×1 | 单程票 → one-way ticket |
双 | bi-, di- | ×2 | 双胞胎 → twins |
三 | tri- | ×3 | 三角 → triangle |
多 | multi-, poly- | ×n | 多功能 → multi-functional |
半 | semi-, hemi- | ×0.5 | 半导体 → semiconductor |
全 | omni-, pan- | ×100% | 全球 → global |
倍 | -fold | 倍数基 | 五倍 → fivefold |
注:“倍”本身为量词,作词头时需结合数词(如“五倍”),区别于“双”“三”等独立词头。来源: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79年,页256。
文言残留
古汉语词头“廿”(二十)、“卅”(三十)仍用于特定场合(如“廿四史”),但现代汉语已标准化为数字形式。
来源: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2004年,页312。
汉英差异
英语乘数词头(如kilo-, mega-)多用于计量单位(kilometer),而汉语同类前缀(千、兆)常独立成词(千米、兆赫),黏着性较弱。
来源:Halliday《功能语法导论》第4版,Routledge出版社,2014年,页189。
乘数词头(或称单位前缀)是用于表示数量级倍数或分数的标准化前缀,通常附加在计量单位前以简化表达。以下是关键解释和常见示例:
基本概念
乘数词头基于10的幂次方,例如:
常见词头与科学符号
| 词头| 符号 | 倍数 | 示例|
|---------|------|------------|-------------------|
| 太(tera)| T| $10^{12}$ | 1 TB = 1万亿字节|
| 吉(giga)| G| $10^{9}$| 1 GHz = 10亿赫兹|
| 微(micro)| μ| $10^{-6}$ | 1 μm = 百万分之一米 |
| 纳(nano) | n| $10^{-9}$ | 1 nm = 十亿分之一米 |
应用领域
注意事项
若需完整词头列表或更详细规则,建议参考国际计量局(BIPM)的SI单位标准文档。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