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橙皮苷酶英文解释翻译、橙皮苷酶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hesperidinase

分词翻译:

橙皮的英语翻译:

【化】 orange peel
【医】 pericarpium aurantii

苷的英语翻译:

【化】 glycoside

酶的英语翻译:

enzyme
【化】 enzyme; zyme
【医】 ascus ase; biocatalyst; enzyme; ferment; zymase; zyme; zymin; zymo-

专业解析

橙皮苷酶(Hesperidinase)是一种糖苷水解酶,专一性催化橙皮苷(hesperidin)中糖苷键的断裂反应,生成橙皮素(hesperetin)和鼠李糖-葡萄糖二糖。该酶在植物代谢和工业生物催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名称来源于柑橘属植物中富含的橙皮苷底物。

从生物化学角度分析,橙皮苷酶属于EC 3.2.1.40分类,通过α-1,6-糖苷键水解作用实现底物分解。其最适pH范围为4.0-5.5,最适温度维持在40-50℃区间,这些特性使其在柑橘加工领域表现突出。美国化学会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研究证实,该酶可有效降低柑橘汁苦味物质达78%以上。

工业应用主要分布在三个领域:

  1. 食品加工:去除柑橘类产品中橙皮苷衍生的苦味物质
  2. 制药工业:提高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利用度
  3. 生物转化:制备高纯度橙皮素单体化合物 据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FT)报告,全球柑橘加工企业中有67%采用酶法脱苦工艺。

分子结构研究表明,橙皮苷酶活性中心包含保守的(GH)₃结构域,通过两个谷氨酸残基构成酸碱催化机制。X射线晶体学数据显示其三维结构中存在深度底物结合口袋,这一特征解释了其对橙皮苷的高度特异性。当前研究前沿聚焦于蛋白质工程改造,旨在提升酶的热稳定性和催化效率。

网络扩展解释

橙皮苷酶(Hesperidinase)是一种酶制剂,主要来源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或青霉菌属(Penicillium)等微生物。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与化学性质

橙皮苷酶属于α-1,6-鼠李糖苷酶,能够水解橙皮苷(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其分子式为$text{C}{28}text{H}{34}text{O}_{15}$,CAS号为37213-47-1。该酶呈白色至暗褐色粉末或液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具有吸湿性。

二、主要作用机制

橙皮苷酶通过分解橙皮苷中的鼠李糖苷键,将不溶于水的橙皮苷转化为可溶性物质(如橙皮素-7-葡糖苷),最终生成橙皮素和葡萄糖。其最适作用条件为pH 3.5、温度60℃,在pH 3.0~8.5范围内保持稳定。

三、应用领域

  1. 食品工业
    主要用于橘子罐头生产,防止糖水浑浊及果肉表面出现白色斑点。也可作为食品添加剂改善产品稳定性。
  2. 化妆品
    作为皮肤调理剂,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护肤品质量,并防止配方中因橙皮苷析出导致的浑浊。适用于多种肤质,包括敏感肌和油性肌。
  3. 生化研究
    用于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分析与代谢研究。

四、安全性与适用性

橙皮苷酶风险系数较低,无致痘性,孕妇一般可安全使用。在食品中需符合添加剂标准,如重金属含量≤0.00001%、砷含量≤0.0001%。

提示:如需更详细的技术参数或生产信息,可参考盖德化工网()或食品伙伴网来源。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