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乘法表(Multiplication Table)的汉英词典释义与解析
一、定义与核心概念
乘法表(又称“九九表”)是一种数学工具,用于系统展示自然数(通常为1至9或1至12)两两相乘的结果。其英文术语为Multiplication Table 或Times Table,中文亦称为“九九乘法歌诀”。其核心功能是帮助学习者快速掌握基础乘法运算,提升计算效率。
二、结构与形式特点
中文乘法表以“一一得一”起始,“九九八十一”结束,共81句口诀,每句包含乘数、被乘数及乘积(如“三七二十一”)。这种韵律化表达便于记忆,体现了汉语的简洁性。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英文乘法表多采用矩阵式布局,横向与纵向首行列出示意乘数,交叉单元格显示乘积(如“7×8=56”)。西方教育体系通常扩展至12×12,覆盖更广的计算需求。来源:《牛津英汉双解词典》,牛津大学出版社。
三、历史渊源与文化意义
乘法表最早可追溯至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7世纪),《荀子》《管子》等典籍已记载“九九歌”。西方最早记录见于古巴比伦泥板(约公元前18世纪),后由古希腊数学家推广。中文“九九表”的普及与南宋数学家杨辉的《乘除通变本末》密切相关,其系统性整理推动了算术教育发展。来源:《中国数学史大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数学史》(J.Fauvel编),剑桥大学出版社。
四、教学价值与现代应用
乘法表是基础数学教育的核心工具,其作用包括:
根据中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乘法表在小学二年级全面学习,是算术能力达标的关键指标。
五、跨文化对比
中西方乘法表差异反映语言特性:
研究显示,汉语的数字音节简洁性可能提升亚洲儿童掌握乘法表的速度(来源:《认知心理学》期刊,2018年)。
权威参考文献
乘法表(又称“九九乘法表”或“乘法口诀表”)是数学中用于快速记忆基本整数乘法运算结果的工具,通常以表格形式呈现。以下是详细解释:
若需具体示例或扩展学习资源,可参考数学教材或在线教育平台。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