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滤英文解释翻译、超滤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ultrafiltration
相关词条:
1.ultrafiltration 2.hyperfiltrate
分词翻译:
超的英语翻译:
exceed; go beyond; overtake
【计】 hyperactive
【医】 per-; ultra-
滤的英语翻译:
filter; sieve; strain
专业解析
超滤(Ultrafiltration)的汉英词典释义与专业解析
一、基础定义
在膜分离技术中,“超滤”(Ultrafiltration, UF)指利用压力差驱动,通过特定孔径(通常为1–100纳米)的半透膜分离溶液中大分子溶质(如蛋白质、胶体)与小分子物质(如水、离子)的过程。其核心机制是物理筛分,截留分子量范围约为1,000–1,000,000道尔顿(Da)。
二、技术原理
超滤膜的选择性渗透基于分子大小和形状:
- 驱动力:外加压力(通常0.1–1 MPa)形成跨膜压差(ΔP),推动溶剂透过膜孔。
- 截留机制:溶质分子直径大于膜孔径时被截留,反之则随溶剂透过。
- 通量公式:
$$
J = frac{Delta P - Delta pi}{mu cdot R_m}
$$
其中 ( J ) 为渗透通量,( Delta pi ) 为渗透压差,( mu ) 为溶液粘度,( R_m ) 为膜阻力。
三、关键应用领域
- 水处理:去除饮用水中的病原体、胶体(如污水处理厂深度净化);
- 生物制药:蛋白质浓缩与纯化(如单克隆抗体分离);
- 食品工业:乳清蛋白回收、果汁澄清(保留风味物质);
- 医疗技术:血液透析中清除中分子毒素(与反渗透联用)。
四、与相关技术的区别
参数 |
超滤 (UF) |
微滤 (MF) |
反渗透 (RO) |
孔径/截留量 |
1–100 nm (10³–10⁶ Da) |
0.1–10 μm |
<1 nm (离子级) |
操作压力 |
0.1–1 MPa |
0.01–0.2 MPa |
1–10 MPa |
分离对象 |
大分子/病毒 |
微粒/细菌 |
离子/小分子 |
五、权威定义来源
-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 (IUPAC):将超滤归类为“压力驱动的膜过程,截留溶质尺寸大于纳滤但小于微滤”;
- 中国国家标准《膜分离技术术语》(GB/T 20103-2006):明确定义超滤为“以膜两侧压力差为推动力,分离分子量范围为10³–10⁶ Da溶质的膜过程”。
参考文献来源
- 中国知网《膜科学与技术》术语库
- 美国化学会《工业与工程化学研究》期刊
- 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处理指南》
- 国际制药工程协会(ISPE)技术报告
- 国际食品科学技术联盟(IUFoST)标准
-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中华医学会编著
- IUPAC化学术语纲要(Gold Book)
- 中国国家标准在线服务平台(GB/T 20103-2006)
网络扩展解释
超滤(Ultrafiltration,UF)是一种以压力为驱动力的膜分离技术,主要用于分离溶液中的大分子物质、胶体、细菌等,同时允许水和小分子物质通过。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定义
-
核心机制
超滤通过物理筛分实现分离,其膜孔径范围为0.01-0.1微米(对应20-1000Å),可截留分子量大于1000 Dalton的物质。
例如:水中的细菌、铁锈、胶体等被截留,而矿物质和水分则通过膜孔。
-
驱动力
依靠膜两侧的压力差(0.1-0.5 MPa) 驱动液体流动,压力远低于反渗透(RO)技术。
二、工作原理
-
物理筛分
大分子物质因尺寸大于膜孔径被截留,小分子物质和水透过膜孔。
-
过滤模式
- 死端过滤:所有进水垂直通过膜,适用于低悬浮物水质,但易污染需频繁清洗。
- 错流过滤:进水沿膜表面流动,部分透过膜,其余作为浓缩液排出,减少膜污染。
三、应用与特点
-
主要用途
- 水处理:去除细菌、病毒、悬浮物等,保留矿物质,广泛用于饮用水净化和废水处理。
- 工业分离:食品、制药行业中浓缩蛋白质、多糖等大分子物质。
-
技术优势
- 高回收率:水的回收率可达95%以上。
- 环保性:无需化学添加剂,仅依靠物理过滤。
- 结构紧凑:中空纤维膜设计单位面积处理效率高,占地小。
四、补充说明
- 与微滤/纳滤的区别:
超滤介于微滤(孔径>0.1微米)和纳滤(孔径<2nm)之间,以分子量截留能力(NMWC)为指标。
如需更深入的技术参数或应用案例,可参考权威百科和工程文献。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