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菘属英文解释翻译、臭菘属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Symplocarpus Salisb.
分词翻译:
臭菘的英语翻译:
【医】 Dracontium foetidum; fetid hellebore; skunk-cbbage; stinking hellebore
Symplocarpus foetidus Nutt.
属的英语翻译:
belong to; category; dependents; genus; subordinate to
【医】 genera; genus; group; herd
专业解析
臭菘属(Symplocarpus)是天南星科(Araceae)下的一个属,包含多年生草本植物。该属植物因其显著的特征而得名,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
中文名释义:
- 臭: 指该属植物(尤其是其花序)在开花时会散发出浓烈的腐肉或粪便般的气味。这是其最显著的特征,目的是吸引腐食性昆虫(如苍蝇)为其传粉。
- 菘: 在古代汉语中常指白菜类蔬菜(如大白菜、小白菜),泛指叶片宽大、类似白菜叶的植物。臭菘属植物的基生叶通常宽大、呈卵形或心形,质地较厚,形态上类似于白菜叶(菘菜叶)。
- 属: 生物分类学中的基本单位,指一群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上相近的物种集合。
- 综上: “臭菘属”意指一类具有类似白菜叶但会散发臭味的植物类群。
-
英文对应与特征:
- 英文通用名: Skunk Cabbage(臭鼬白菜)。此名同样源于其难闻的气味(Skunk - 臭鼬)和宽大的叶片(Cabbage - 卷心菜/白菜)。
- 拉丁学名: Symplocarpus。源自希腊语,
symploke
(结合、缠绕) + karpos
(果实),指其果实聚合成球状的聚合果。
- 形态特征:
- 根茎: 粗壮,垂直或匍匐。
- 叶: 基生,大型,全缘,叶片卵形、卵状心形或宽心形,具长柄。新生叶常包裹花序。
- 花序与花: 肉穗花序,外被一大型、常色彩鲜艳(紫褐色、黄绿色等)的佛焰苞包围。花小,密集生于肉穗花序上,单性,雌雄同株(雌花位于花序下部,雄花位于上部),无花被。花期极早,常在冰雪未完全融化时开放。
- 果: 球形或卵球形的聚合果,由增大的、海绵质的果皮包裹。
- 生态习性: 喜生于沼泽、湿地、溪边等潮湿环境。具有显著的产热能力(生热植物),能在早春融化周围冰雪,促进开花和吸引昆虫。耐寒性强。
-
代表物种与分布:
- 该属模式种为臭菘(Symplocarpus foetidus),主要分布于北美东部。
- 在中国分布的物种主要是臭菘(Symplocarpus renifolius),见于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的潮湿林地或溪边。
权威性参考来源:
- 《中国植物志》电子版: 该书是中国植物分类学最权威的志书,对臭菘属(Symplocarpus)及其中国种臭菘(S. renifolius)有详细的形态描述、分类地位和分布信息。访问途径:通过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官方网站或相关在线植物数据库(如CFH, CVH)可查阅相关内容。
- 中国自然标本馆(CFH): 该平台整合了国内各大标本馆的数字化标本信息和物种资料库,提供臭菘(Symplocarpus renifolius)的物种信息页,包含分类信息、形态特征描述、分布图和标本记录等,是查询中国物种信息的重要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臭菘属(学名:Symplocarpus)是天南星科(Araceae)下的一个属,以下是关于该属的详细解释:
1.分类与形态特征
- 分类地位:臭菘属属于天南星科臭菘族(Trib. Dracontieae),仅包含少数物种,如臭菘(Symplocarpus foetidus)。
- 形态特点:
- 根茎:粗壮宿根,直径可达7厘米。
- 叶片:宽大,呈心形或卵形,叶柄具长鞘;叶脉分Ⅰ级和Ⅱ级,网状细脉明显。
- 花序:佛焰苞厚实,基部卷曲成球形,顶端渐尖并下弯;肉穗花序圆球状,具臭味,花两性,有4片花被和4枚雄蕊。
2.生态习性与分布
- 生长环境:喜阴湿,常见于沼泽、潮湿针叶林或混交林下,海拔300米以下。
- 分布区域: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地区(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日本、北美等地也有记录。
3.独特现象与用途
- 早春开花:在4月中旬寒冷季节开花,叶片未展时花朵已开放,花期早于多数植物。
- 药用价值:根茎可解表止咳、化痰平喘;叶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种子对气管炎有效。
4.与其他属的区别
臭菘属的佛焰苞完全包裹肉穗花序,且花具明显臭味,与天南星科其他属(如芋属、魔芋属)形成区别。
如需更完整的分类信息或形态细节,可查看《中国植物志》手机版(来源8)或搜狗百科(来源5)。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