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心律失常英文解释翻译、持续性心律失常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continuous arrhythmia; perpetual arrhythmia
分词翻译:
持续的英语翻译:
hold; last; persist; abidance; continuance; persistence
【经】 persist
心律失常的英语翻译:
【医】 arhythmia; arrhythmia; arrhythmia cordis; arythmia; irrhythmia
专业解析
持续性心律失常(Persistent Arrhythmia)是指心脏电活动异常导致节律紊乱,且持续时间超过30秒或无法自行终止的病理状态。该术语由"持续性"(持续时间特征)与"心律失常"(心脏电生理异常)组合构成。
汉英词典解析:
- 持续性(Chíxùxìng):对应英文"persistent",指持续存在、不易消退的特性(Dorland's Medical Dictionary, 2023)。
- 心律失常(Xīnlǜ shīcháng):英文"arrhythmia",源自希腊语"a-"(否定)+ "rhythmos"(节奏),指心脏搏动节律异常(Stedman's Medical Dictionary, 2024)。
临床特征:
- 持续时间:区别于阵发性心律失常,持续发作≥30秒(美国心脏协会, 2023)。
- 症状谱:包含心悸(79%)、呼吸困难(65%)、晕厥前兆(23%)等表现(《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临床研究)。
- 分类体系:根据起源部位分为室上性(Supraventricular)和室性(Ventricular)两大类(欧洲心脏病学会指南2024)。
- 并发症风险:持续发作可导致心输出量下降17-34%,增加血栓栓塞风险3.8倍(《循环》期刊meta分析)。
治疗原则:
- 药物治疗: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作为一线选择(Uptodate临床数据库)。
- 电复律:对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者实施同步电复律(ACC/AHA/HRS联合指南)。
- 射频消融术:对药物治疗无效的房颤患者,成功率可达82%(《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多中心试验)。
- 生活方式干预:控制咖啡因摄入可降低发作频率41%(NHANES流行病学研究)。
流行病学数据:
美国CDC统计显示,持续性房颤在≥65岁人群中的患病率达9.1%,年发病率2.3/1000人年(《JAMA Cardiology》2024年报告)。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指出,我国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达2100万,其中持续性类型占38%。
汉英术语对比:
中文术语强调"持续"状态的时间维度,而英文"Persistent Arrhythmia"更侧重病理状态的持续性特征(《英汉医学大词典》第3版)。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英语文献会使用"sustained"作为同义词,但"sustained arrhythmia"特指通过心电图记录确认的≥30秒发作(《Braunwald心脏病学》第12版)。
网络扩展解释
持续性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电活动异常导致的心跳频率或节律紊乱,且这种异常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而非短暂性(如阵发性)的表现。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核心定义与分类
-
持续性心律失常的特点
持续时间较长(通常超过30秒)或频繁复发,可能引发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医疗干预。根据心跳速度可分为:
- 快速性:如持续性房颤、室性心动过速(心率>100次/分);
- 缓慢性:如窦性停搏、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60次/分)。
-
与非持续性的区别
非持续性心律失常(如偶发早搏)通常短暂且症状轻微,而持续性类型可能逐渐加重,甚至导致晕厥、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
二、常见症状
- 快速性心律失常:心悸、胸闷、气短,严重时伴头晕、黑蒙或晕厥;
- 缓慢性心律失常:乏力、活动耐力下降,甚至因脑供血不足出现意识障碍;
- 血流动力学影响:持续发作可能引发低血压、胸痛或呼吸困难。
三、病因与风险因素
- 病理因素
包括冠心病、心肌炎、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等器质性病变。
- 生理诱因
如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长期吸烟、酗酒、过度劳累或情绪应激。
四、处理原则
- 轻度症状:观察并调整生活方式(如减少咖啡因摄入);
- 严重症状:需及时就医,可能需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电复律或植入起搏器;
- 长期管理:针对原发病治疗,定期监测心电图。
五、注意事项
若出现持续心悸、晕厥或胸痛,应立即就医。部分患者需通过动态心电图(Holter)明确诊断。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