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 diode laser
diode
【化】 diode
【化】 laser
二极管镭射(激光二极管)是一种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光电器件,英文术语为"Laser Diode"。其核心原理是通过电致发光效应,在PN结施加正向偏压时产生受激辐射,形成单色性高、方向性强的相干光束。根据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的《半导体激光器件术语与定义》,该器件由砷化镓(GaAs)、磷化铟(InP)等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构成多层异质结构。
工作特性方面,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标准1782-2022指出,典型激光二极管的工作波长范围覆盖400-1600纳米,电光转换效率可达60%以上。器件采用法布里-珀罗谐振腔结构,通过解理晶体面形成光学反馈,在阈值电流达到30-100mA时产生激光振荡。
应用领域包含:
相较于传统气体激光器,清华大学《光电子技术基础》教材强调其具有体积小(通常封装尺寸<5mm³)、启动快(微秒级响应)、寿命长(10,000小时以上)等技术优势。最新研究显示,氮化镓基激光二极管已实现紫外波段输出,在杀菌消毒领域取得突破性应用。
“二极管镭射”通常指激光二极管(Laser Diode, LD),是一种基于半导体材料的激光器件。以下是详细解释:
激光二极管通过电流注入激发半导体材料(如砷化镓)中的电子跃迁,产生受激发射的光放大效应(即LASER原理)。其核心结构包含一个PN结,光在谐振腔(反射镜)间反复反射并放大,最终形成高方向性、高相干性的激光束。
相较于普通二极管(LED),激光二极管的输出光具有单色性和相干性,且能量更集中;与传统气体激光器相比,LD更轻便、能耗更低。
如需进一步了解技术参数或具体型号,可参考权威电子工程资料或厂商手册。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