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 dimethylamine
【机】 cacodyl
ammonia
【化】 ammonia
【医】 ammonia
二甲氨(Dimethylamine) 是从汉语角度对特定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其对应的标准英文名称为Dimethylamine。以下是该术语的详细解释,符合权威性、专业性要求:
中文名:二甲氨(也常写作“二甲胺”,两者为同一物质)
英文名:Dimethylamine(缩写:DMA)
化学式:$(CH_3)_2NH$
CAS号:124-40-3
性质:常温下为无色可燃气体,具有强烈的氨臭味,易溶于水、乙醇等溶剂,水溶液呈碱性(弱碱)。
分类与结构:
属于脂肪胺类化合物,是甲胺(Methylamine)的同系物,分子中含两个甲基(—CH₃)直接连接氮原子,结构简式为 ce{(CH3)2NH}。
工业合成:
化工原料:
在制造表面活性剂、染料、溶剂(如N,N-二甲基甲酰胺)中广泛应用,也是合成二甲胺盐酸盐等衍生物的基础原料。
危险性:
防护措施:
操作需佩戴防毒面具、化学防护手套及护目镜,储存于阴凉通风处,远离火源。
化学数据库:
行业标准:
属性 | 数值 |
---|---|
沸点 | $-6.6^circ text{C}$ |
熔点 | $-92.2^circ text{C}$ |
密度(气体) | $1.55 , text{g/L} , (text{25}^circ text{C})$ |
pKa | $10.73$(碱性强度参考) |
“二甲氨”可能存在拼写误差,正确名称应为二甲胺(化学式:$(CH_3)_2NH$),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物理特性
常温下为无色气体,高浓度时带有类似氨的刺激性气味,低浓度时呈现烂鱼味。
化学特性
易溶于水、乙醇、乙醚等溶剂,液态二甲胺具有强腐蚀性,接触皮肤可致灼伤。其饱和蒸气压在25℃时达203 kPa,临界温度164.5℃,临界压力5.31 MPa。
二甲胺主要用于有机合成,如制造农药(如除草剂)、药物(如局部麻醉剂)、染料及橡胶硫化促进剂等(注:具体应用需结合更多专业资料确认,当前搜索结果未明确提及)。
如需更全面的安全操作指南或工业用途信息,建议参考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或权威数据库。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