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 secondary ionization
twin; two
【计】 binary-coded decimal; binary-coded decimal character code
binary-to-decimal conversion; binary-to-hexadecimal conversion
【医】 bi-; bis-; di-; duo-
order; second; second-rate
【医】 deutero-; deuto-; hyp-; hypo-; meta-; sub-
dissociate; drift away; extrication
【医】 liberation
在汉英词典视角下,“二次游离”是一个化学专业术语,指物质在溶液中发生第二次电离的过程。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核心定义 “二次游离”(Secondary Dissociation/Ionization)指多元酸、多元碱或两性物质在溶液中分步电离时,第二步释放氢离子(H⁺)或氢氧根离子(OH⁻)的过程。例如:
$$ce{HCO3- <=> H+ + CO3-}$$
$$ce{HSO3- <=> H+ + SO3-}$$
二、与“一次游离”的区别
二次游离的电离常数(K₂)通常远小于一次游离(K₁),例如碳酸的 K₁=4.3×10⁻⁷,K₂=4.7×10⁻¹¹(25℃)。
三、关键特征
四、典型应用场景
五、权威文献参考
注:因未搜索到可直接引用的网页链接,以上内容综合《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教材及IUPAC术语标准编写,确保学术准确性。实际引用时建议查阅纸质权威文献或学术数据库(如ScienceDirect)。
“二次游离钙”是一个材料科学领域的专业术语,特指水泥熟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氧化钙(CaO)。以下是详细解释:
在水泥熟料冷却过程中,若冷却速度过慢或存在水气作用,矿物成分C₃S(硅酸三钙)会在1260℃以下发生分解(尤其在1150℃时分解最快),生成C₂S(硅酸二钙)和游离的CaO。这种新生成的氧化钙被称为二次游离钙,以区别于熟料煅烧过程中未完全反应的原始游离钙。
在化学中,“游离”通常指元素或离子未与其他物质结合的状态(如游离氧)。而“二次游离钙”特指水泥工艺中因矿物分解产生的特定形态氧化钙,属于专业场景下的衍生含义。
若您的问题涉及其他领域(如生物学或社会学术语),可能需要更具体的背景信息。当前解释基于材料科学领域的定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