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茶酚英文解释翻译、儿茶酚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catechol
【医】 catechol
分词翻译:
儿的英语翻译:
child; son
茶的英语翻译:
tea
【医】 Camellia thea; tea; thea; Thea sinensis
酚的英语翻译:
【化】 phenol; phenylic acid
【医】 carbolic acid; hydroxybenzene; phenic acid; phenol; phenyl alcohol
phenyl hydrate; phenylic acid; phenylic alcohol
专业解析
儿茶酚(Ér Chá Fēn),英文名为Catechol,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属于苯二酚的同分异构体之一。以下从汉英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一、术语定义与化学特性
-
中文名:儿茶酚
英文名:Catechol
化学名:1,2-二羟基苯(1,2-Dihydroxybenzene)
分子式:$ce{C6H6O2}$
结构特征:苯环上两个相邻(邻位)的氢原子被羟基(-OH)取代,属于邻苯二酚类化合物。其结构式为:
$$
ce{ chemfig{*6((-OH)-=-(-OH)=-)} }
$$
-
物理性质:
- 白色结晶固体,易溶于水、乙醇等极性溶剂。
- 熔点:105°C,沸点:245°C。
化学性质:
- 强还原性,易被氧化为邻苯醌;
- 可与金属离子(如铁离子)形成显色络合物,用于分析检测。
二、名称来源与生物意义
-
词源:
“儿茶酚”源自天然植物儿茶(Acacia catechu)的提取物。儿茶在传统中药中用于止血、收敛,其有效成分含大量儿茶酚衍生物。
英文名 "Catechol" 直接由 "catechu" 衍生而来,体现其天然来源关联性。
-
生物医学角色:
- 是生物体内合成神经递质(如多巴胺、肾上腺素)的关键中间体;
- 参与植物次生代谢(如木质素合成)。
三、应用领域
-
工业用途:
- 化工原料:合成香料(如香兰素)、农药、抗氧化剂;
- 电镀添加剂:增强金属镀层附着力;
- 摄影显影剂:传统黑白胶片显影成分之一。
-
科研与医学:
- 生化试剂:用于检测酶活性(如酪氨酸酶);
- 药物合成:作为抗帕金森药物左旋多巴的合成前体。
四、安全与规范
- 毒性: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长期接触可能致敏。
- 环境风险:被列为有毒污染物,需合规处置(参考《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权威参考文献来源:
- 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2020版)
- 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PubChem):Catechol Compound Summary
- 《中药大辞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网络扩展解释
以下是关于“儿茶酚”的详细解释:
1.基本化学信息
儿茶酚(Catechol)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名称为邻苯二酚(1,2-苯二酚),分子式为C₆H₆O₂,分子量110.11,CAS登记号120-80-9。其结构中含有两个相邻的羟基(-OH),属于酚类化合物。
2.物理性质
- 外观:无色或白色结晶性粉末。
- 熔点:105℃;沸点:245℃(750毫米汞柱)。
-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氯仿和碱水溶液,不溶于冷苯。
- 密度:1.1493 g/cm³(21℃)。
3.应用领域
- 医药领域:作为激素类药物,可增强心率、加速房室传导,用于治疗心源性或肾源性休克。
- 生物作用:与“儿茶酚胺”(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相关,后者是神经系统的重要递质,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4.安全与危害
- 致癌性:被列为二类致癌物(可能对人类致癌)。
- 危险性:可能引起皮肤和眼睛刺激,需注意防护(危险性符号Xn)。
5.与“儿茶酚胺”的区别
儿茶酚是单一化合物(邻苯二酚),而“儿茶酚胺”是一类含儿茶酚结构的胺类物质总称(如肾上腺素、多巴胺),两者功能和应用场景不同。
如需更完整的化学性质或供应商信息,可参考相关网页来源。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