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板条结构模型英文解释翻译、板条结构模型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机】 grounds and lags

分词翻译:

板条的英语翻译:

batten; lath; lathing; slip; wattle
【机】 strip

结构模型的英语翻译:

【计】 syntactic model

专业解析

在汉英词典视角下,"板条结构模型"指一种由平行排列的薄木板或金属条构成的框架系统,常用于建筑、工程及材料科学领域。其核心概念解析如下:


一、术语定义与中英对照

  1. 板条 (Bǎn tiáo)

    英文:Slat 或Lath

    释义:细长、扁平的木质或金属条状构件,通常以平行或网格方式排列。

    来源:剑桥词典对"slat"的定义为"a thin, narrow piece of wood or metal"

  2. 结构模型 (Jiégòu móxíng)

    英文:Structural Model

    释义:通过简化实际结构建立的力学或计算模型,用于分析受力、稳定性等性能。

    来源:牛津工程词典将结构模型描述为"a simplified representation of a physical system for analysis"

  3. 整体术语:板条结构模型 (Slat Structural Model)

    指以板条为基本单元构建的框架系统模型,强调其轻量化、可变形及承载特性。

    例:在木建筑中,板条结构模型常用于模拟墙体骨架(如"stud-and-lath"体系)


二、核心特征与跨领域应用

  1. 建筑领域

    • 功能:支撑覆盖材料(如灰泥、瓦片),提供抗剪强度。
    • 案例:传统灰泥墙中的板条结构(Lath and plaster),通过木条网格增强墙体整体性。
  2. 机械工程

    • 功能:用于散热器格栅、可调节百叶窗等,通过板条角度控制流体或光线。
    • 例:飞机翼板条结构模型(Slat-wing model)模拟气流调节机制
  3. 材料科学

    • 功能:研究复合材料层压板的力学行为,如板条分层(delamination)对强度的削弱效应。

三、权威定义参考


引用来源

: Cambridge Dictionary. Slat. https://dictionary.cambridge.org/dictionary/english/slat

: Oxford Reference. Structural Model. https://www.oxfordreference.com/view/10.1093/oi/authority.20110803100540873

: Historic England. Traditional Wall Finishes. https://historicengland.org.uk/advice/technical-advice/construction-materials/walls/

: Building Conservation. Lath and Plaster. https://www.buildingconservation.com/articles/lathplaster/lathplaster.htm

: NASA. Aerodynamic Slat Design. https://ntrs.nasa.gov/citations/19750018890

: Journal of Composite Materials. Delamination in Slat-Reinforced Laminates. https://doi.org/10.1177/0021998316671810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构造术语标准》GB/T 50504-2023

: ASCE. Dictionary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https://ascelibrary.org/doi/book/10.1061/9780784473600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您的提问,“板条结构模型”这一术语在提供的搜索结果中并未直接提及。不过,结合材料科学领域的常见概念,该模型可能与金属或合金的显微组织结构相关,尤其是“板条马氏体”(Lath Martensite)的微观形貌描述。以下是基于一般知识的解释:


可能的定义与解释

板条结构模型通常指描述金属材料(如钢)中马氏体组织的微观结构模型。其特点如下:

  1. 形态特征:由许多平行排列的细长板条状晶体(马氏体板条)构成,板条宽度通常为0.1~0.3微米,长度可达数微米至几十微米。
  2. 形成条件:在快速冷却(淬火)过程中,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时形成。低碳钢中更易出现板条状而非针状马氏体。
  3. 性能影响:板条马氏体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因其内部存在高密度位错和细小的亚结构。

补充说明

由于现有搜索结果未明确涉及“板条结构模型”,以上解释基于材料学中的常见术语推断。若您指的是其他领域(如建筑、生物组织等)的模型,建议提供更多背景信息以便进一步分析。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