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Meglin's points; Miglin's point
腭孔点(英文:Greater Palatine Foramen Point),在解剖学及口腔医学领域,特指腭大孔(Greater Palatine Foramen)在口腔硬腭黏膜表面的投影位置。该孔位于硬腭后部,是腭大神经血管束(含腭大神经、腭大动脉及静脉)穿出骨质的通道,对局部麻醉(如腭大孔阻滞麻醉)及手术定位至关重要。
解剖位置
腭孔点位于硬腭后外侧,紧邻上颌第三磨牙(智齿)或缺失后的牙槽嵴远中腭侧。其体表投影通常在上颌第三磨牙腭侧龈缘至腭中缝连线的中点处(距龈缘约15–17mm),成年后位置相对恒定 。
临床意义
作为腭大神经麻醉的进针靶点,精准定位可避免损伤血管神经束,并确保麻醉效果覆盖硬腭黏膜及上颌磨牙腭侧牙龈 。在口腔种植、腭裂修复等手术中,该点是重要的解剖标志。
详细描述腭大孔的位置及毗邻结构,强调其与上颌磨牙的解剖关系(第42版,Section on Oral Cavity)。
图示腭孔点定位方法及临床操作入路(Pietrokovski & Massler, 2007)。
标准化命名:腭大孔(TA2: 2797),隶属腭骨结构系统(Federative Committee on Anatomical Terminology, 1998)。
腭孔点通常指口腔内腭大孔的表面解剖标志位置,在临床操作(如麻醉)中具有重要定位作用。以下是详细解释:
位置定义 腭孔点位于上颌第三磨牙(智齿)的腭侧龈缘至腭中线连线的中点处。该区域表面黏膜常呈现小凹陷特征,是定位腭大孔的关键标志。
解剖学意义 腭大孔是腭前神经穿出骨质的通道,其开口直径约2-3毫米。腭孔点的准确定位对口腔麻醉至关重要,可确保麻醉剂精准作用于腭前神经分布区域。
临床应用 在拔牙或口腔手术时,医生会以腭孔点为进针标记进行阻滞麻醉,使上颌前磨牙至尖牙区域的腭侧牙龈、黏膜及骨组织失去痛觉。
需注意:腭孔点与腭小凹(软硬腭交界中线两侧的黏膜凹陷)属于不同解剖结构,二者相距约1.5-2厘米,切勿混淆。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