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ogmatism
独断主义(dogmatism)指在缺乏充分证据或理性论证的情况下,坚持某种观点或主张为绝对真理的思维倾向。该概念在汉英词典中常对应英文术语“dogmatism”,《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将其定义为“the tendency to state your opinions as if they were facts”。
从哲学角度,独断主义表现为排斥批判性讨论的教条化认知模式,德国哲学家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曾批判这种思维方式阻碍了知识的辩证发展。现代政治学研究中,《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指出独断主义常与威权主义相关联,体现为对异见者的系统性压制。
权威文献显示,该术语在跨文化语境中存在细微差异:《剑桥英语词典》强调其隐含的固执特质,而《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着重注释其中文语境下“主观武断”的贬义色彩。语言学家H. W. Fowler在《现代英语用法》中特别提醒,该词在学术写作中需谨慎使用以避免价值判断。
独断主义是一个哲学概念,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其核心特征可归纳如下:
1. 基本定义 独断主义(Dogmatism)指主观武断、拒绝批判的思维模式或理论体系,表现为对真理的绝对化、僵化认知。在日常语境中,也指不听取他人意见、单凭主观判断决策的行为。
2. 哲学内涵
3. 历史发展
4. 现实表现 在非哲学领域,常表现为:
总结特点:独断主义本质是对复杂性的简化,通过预设绝对前提消解认知不确定性。其价值需辩证看待——既有推动理论体系化的积极面,也存在阻碍批判性思维的消极性。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