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白喉杆菌英文解释翻译、犊白喉杆菌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Bacillus diphtheriae vitulorum; Corynebacterium necrophorum
分词翻译:
犊的英语翻译:
calf
白喉杆菌的英语翻译:
【医】 Bacillus diphtheriae; Bacterium diphtheriae
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
专业解析
"犊白喉杆菌"是一个兽医病理学领域的专业术语,其英文对应名称为Calf Diphtheria Bacterium,更准确的学名是Fusobacterium necrophorum(坏死梭杆菌)。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术语构成与基本含义
- 犊 (Calf):指幼龄牛犊。
- 白喉 (Diphtheria):并非指人医中的白喉(由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引起),而是形象描述牛犊感染后口腔、咽喉部形成的灰白色坏死性假膜病灶。
- 杆菌 (Bacterium/Bacillus):指其细菌形态为杆状。
- 综合含义:指主要引起牛犊(尤其是哺乳期犊牛)口腔、咽喉、舌等部位发生坏死性、假膜性炎症(俗称“犊牛白喉”)的病原菌,即坏死梭杆菌。
二、病原学特征
- 学名:Fusobacterium necrophorum (坏死梭杆菌)
- 分类:革兰氏阴性厌氧杆菌,属梭杆菌属。
- 形态:多形性杆菌,可呈丝状。
- 致病性:
- 主要病原体之一,常与其他细菌(如化脓隐秘杆菌)协同致病。
- 产生多种毒素(如白细胞毒素、溶血素、内毒素)和酶(如蛋白酶),导致组织坏死。
- 偏好入侵受损的黏膜或皮肤(如口腔黏膜破损、脐带感染、蹄部损伤)。
三、所致疾病
- 犊牛坏死性口炎/咽喉炎 (Necrotic Stomatitis/Pharyngitis in Calves):俗称“犊牛白喉”。典型症状包括:
- 口腔(颊部、齿龈、舌、硬腭)或咽喉部黏膜出现灰白色或黄褐色坏死性假膜。
- 严重口臭、流涎、采食困难、吞咽疼痛、呼吸困难。
- 发热、精神沉郁、消瘦。
- 可因窒息或败血症死亡。
- 其他疾病:该菌也可引起犊牛脐带炎、肝脓肿(转移性感染)、坏死性蹄皮炎(腐蹄病)等。
四、流行病学与防控
- 传播:通过直接接触、污染的环境(土壤、垫料、饲料、饮水)或母牛乳头传播。口腔黏膜损伤(如吮吸粗糙乳头、异物刺伤)是重要诱因。
- 易感动物:主要侵害1-4月龄的犊牛,尤其卫生条件差、营养不良、应激状态下易发。
- 防控:
- 预防:加强产房和犊牛舍卫生消毒;确保初乳质量;避免口腔黏膜损伤(如提供柔软垫料、检查乳头);及时处理脐带。
- 治疗:需兽医诊治。通常包括:
- 局部清创:小心清除坏死组织(如口腔病灶)。
- 抗生素治疗:青霉素类、四环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对厌氧菌有效的药物是首选(需药敏试验指导)。
- 支持疗法:补液、营养支持。
五、重要性
犊白喉(坏死性口炎)是影响犊牛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可导致生长迟缓、淘汰率升高甚至死亡,对养牛业造成经济损失。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是关键。
权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犊白喉杆菌”这一术语,目前提供的搜索结果中均未明确提及该名称。结合现有资料推测,可能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
术语混淆的可能性
用户可能将“白喉杆菌”与“犊”(通常指小牛)结合使用,但白喉杆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是专性人类致病菌,主要引起人类白喉病,而非动物疾病。若涉及动物感染,可能需要确认是否为其他棒状杆菌属细菌(如牛棒状杆菌)。
-
白喉杆菌的详细解释
若用户实际想了解“白喉杆菌”,综合权威资料可总结如下:
基本特征
- 分类与形态:革兰氏阳性菌,属棒状杆菌属,菌体细长弯曲、呈棒状,排列不规则,无荚膜和鞭毛。
- 抵抗力:耐低温(-20℃可长期存活),在干燥环境中生存力强。
致病机制
- 毒素作用:分泌外毒素,抑制宿主细胞蛋白质合成,导致组织坏死和炎症反应。
- 典型症状:咽喉部灰白色假膜形成,可能引发呼吸困难、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
传播与防控
- 传播途径:通过飞沫或污染物品传播,感染者及带菌者为传染源。
- 预防措施:接种白喉类毒素疫苗(如百白破疫苗)是主要预防手段。
建议:若需了解动物相关疾病,请提供更明确的术语或背景信息。当前资料仅支持对人类白喉杆菌的解释。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