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杆菌肽(Gramicidin)是由芽孢杆菌属(Bacillus brevis)产生的一类线性阳离子抗菌多肽化合物,属于非核糖体合成的小分子肽类抗生素。其英文名称"Gramicidin"源于拉丁词"gram-positive"(革兰氏阳性菌),表明其主要抗菌对象为革兰氏阳性菌,如葡萄球菌和链球菌。
该化合物由15个氨基酸残基构成,以D型和L型交替排列的独特结构形成β-螺旋通道,这种特殊构象使其能够嵌入细菌细胞膜的脂质双层,通过形成单价阳离子选择性通道破坏细胞膜电位,最终导致细菌死亡。由于其较强的溶血毒性,临床仅限局部使用,常见于眼科软膏(如新霉素-短杆菌肽复合制剂)和烧伤创面处理。
根据《中国药典》收录标准,短杆菌肽的抗菌效价需通过微生物效价测定法验证,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P标准菌株为0.25-1 μg/mL。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的化合物数据库显示,其分子式为C{99}H{140}N{20}O{17},分子量1882.3 g/mol,CAS登记号为113-73-5。
最新研究指出,短杆菌肽与多粘菌素B组成的复方制剂可产生协同抗菌效应,通过双重作用机制降低细菌耐药性发生率。但需注意其神经毒性,禁止用于开放性颅脑损伤或鞘内注射。
(参考资料:美国微生物学会《抗菌剂分类指南》、PubChem化合物数据库、《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短杆菌肽是一种多肽类抗生素,主要从短芽孢杆菌(Bacillus brevis)中提取,具有独特的抗菌机制和临床应用特点。以下为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短杆菌肽是由短芽孢杆菌产生的多肽类抗生素混合物,包含多种亚型(如A、B、C、D、S等),不同亚型的结构和活性略有差异。其名称源于来源菌种及多肽结构特征。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亚型(如短杆菌肽S的药理)或最新研究进展,可参考权威化学数据库或药典。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