氡植入法英文解释翻译、氡植入法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radon implantation
分词翻译:
氡的英语翻译:
radon
【医】 Nt; radon; Rn
植入法的英语翻译:
【医】 implantation
专业解析
氡植入法(Radon Seed Implantation),中文又称“氡籽植入”或“氡粒植入”,是一种历史性的近距离放射治疗(Brachytherapy)技术。其核心含义是指将封装有放射性气体氡-222(Radon-222)的微小金属管(称为“氡籽”或“氡粒”)直接植入肿瘤组织内部或附近,利用氡衰变释放的α粒子(Alpha Particles)对癌细胞进行局部照射,达到治疗目的。
详细解释:
-
原理与机制:
- 氡-222是一种天然放射性惰性气体,由镭-226衰变产生。
- 氡籽是将氡气密封在极小的金或铂金管中制成。氡衰变时主要释放高能量、短射程的α粒子。
- α粒子在组织中穿透能力极弱(仅几十微米),但电离密度高,能对紧邻氡籽的肿瘤细胞造成密集的、不可逆的DNA损伤,从而杀死癌细胞。
- 其作用范围高度局限,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相对较小(理论上)。
-
历史应用与适应症:
- 氡植入法在20世纪上半叶(约1920s-1950s)曾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是早期近距离放射治疗的主要形式之一。
- 主要用于治疗浅表、边界清晰、可触及的实体肿瘤,常见的适应症包括:
- 皮肤癌(如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
- 头颈部浅表肿瘤
- 口腔癌
- 宫颈癌(宫腔内或组织间植入)
- 前列腺癌(曾短暂使用)
- 眼部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
-
操作过程(历史方法):
- 医生会根据肿瘤大小和形状计算所需氡籽的数量和排列方式。
- 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使用特制的套管针或植入器,将氡籽按预定几何分布植入肿瘤内部或围绕肿瘤植入。
- 氡籽被永久留置在体内。氡的半衰期约为3.82天,其衰变子体(如钋-218、铅-214等)也会释放辐射,但主要治疗作用在最初几天完成。约一个月后,大部分放射性已衰变殆尽,金属籽壳则永久留在体内(通常生物相容性好,不引起反应)。
-
局限性、缺点与淘汰原因:
- 辐射防护困难: 氡是气体,操作过程中存在泄漏风险,对医护人员和环境构成潜在危害。制备、储存、运输氡籽的过程复杂且危险。
- 剂量计算与控制复杂: 氡衰变链复杂,子体产物也具放射性且半衰期各异,精确计算和均匀分布治疗剂量较为困难。
- 半衰期短: 氡的半衰期仅3.82天,制备好的氡籽必须在很短时间内使用,否则剂量会显著下降,临床应用不便。
- 被更优同位素取代: 20世纪50年代后,人工放射性同位素如铱-192(Ir-192)、碘-125(I-125)、钯-103(Pd-103)、铯-131(Cs-131)等逐渐取代氡。这些同位素:
- 多为固体形式,操作安全简便。
- 半衰期更合适(如I-125为59.4天),便于储存和计划治疗。
- 可制成更精细、均匀的籽源(如“粒子”)。
- 辐射类型(多为γ射线)和能量更适合现代治疗需求,剂量分布更可控。
- 永久植入的局限性: 一旦植入,无法根据治疗反应调整剂量或取出。
-
现状与意义:
- 氡植入法作为一种历史疗法,在现代临床实践中已被完全淘汰。
- 其历史意义在于它是近距离放射治疗的先驱之一,为后续更安全、更有效的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如I-125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等)奠定了基础。
- 理解氡植入法有助于了解放射肿瘤学的发展历程。
参考来源:
-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词典: 对“Radon seed”有明确定义,并指出其作为历史近距离放射治疗源的地位。(来源:NCI Dictionary of Cancer Terms)
- 放射治疗学教科书与历史回顾文献: 详细记载了氡籽植入技术的原理、应用、优缺点及其被淘汰的过程。(来源:权威医学教科书如《Perez & Brady'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Radiation Oncology》,相关放射肿瘤学历史综述期刊文章)
- 美国放射学院(ACR)-美国放射肿瘤学会(ASTRO)实践指南: 近距离放射治疗部分会提及历史方法,并强调现代标准。(来源:ACR-ASTRO Practice Guideline for Brachytherapy)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氡植入法”的解释如下:
定义与原理
氡植入法是一种利用放射性元素氡(Rn)释放的α粒子治疗癌症的早期放射疗法。氡是惰性气体,原子序86,具有强放射性,衰变后会释放α粒子和生成放射性钋。治疗时,将封装氡气的金针或玻璃管(称为“种子”)植入肿瘤部位,通过辐射破坏癌细胞DNA结构,抑制其增殖。
历史应用与局限性
- 早期医疗实践:20世纪中期前,氡植入法曾用于局部癌症治疗,如体表肿瘤或可触及的病灶。
- 技术替代:由于α粒子穿透力弱(仅数微米),需直接接触病灶,且放射性控制难度大,现已被更安全的钴-60、粒子加速器等体外放射疗法取代。
注意事项
- 氡的放射性对人体健康有双重风险,现代临床已极少采用此方法。
- 当前癌症放疗以精准靶向技术为主,建议患者遵循专业医师指导选择治疗方案。
如需进一步了解氡的化学性质,可参考汉语字典对其元素特性的描述。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