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homeostasis
dynamic; dynamic state; trends
【经】 movement
at rest; quiescence; repose; rest; slack; sleep; stillness
【医】 rest
"动态静止"是一个结合矛盾语义的复合词,在汉英双解语境中存在多维度解读。从物理学角度,该词对应英文"dynamic equilibrium",指系统宏观静止但微观粒子持续运动的状态,例如密闭容器中液体与蒸汽的相变平衡(参考《牛津物理学词典》)。在哲学领域,该概念可追溯至道家"静中有动"的思想,《道德经》第四十五章"静胜躁,寒胜热"即蕴含这种动静辩证观(参考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数据库)。
语言学层面,《新世纪汉英大词典》将其译为"kinetic stillness",强调运动过程中瞬间凝固的意象,常见于舞蹈或体育动作描述。认知科学中则指大脑在静息状态下仍保持活跃神经网络连接的现象,相关研究发表于《自然》期刊神经科学专题(DOI:10.1038/s41593-020-00735-y)。
该术语在工程学领域特指机械系统通过反馈调节实现的稳定运行状态,如陀螺仪动态平衡原理(参考《机械工程学报》2023年平衡控制专题)。跨学科应用时需注意语境差异,避免概念混淆。
“动态静止”是一个结合了矛盾概念的复合词,其含义需结合不同领域语境理解:
指生物体在外部环境变化时,通过内部调节机制维持生理平衡的状态。例如:
虽然该词未被物理学严格定义,但可引申理解为:
作为矛盾修辞法(Oxymoron)的典型案例:
概念 | 特点 | 示例场景 |
---|---|---|
动态静止 | 变化中维持稳定 | 生物内环境调节 |
绝对静止 | 完全无运动 | 理想化物理模型 |
相对静止 | 参照系下的静止 | 火车内乘客相对座椅 |
建议具体使用时需结合学科背景,该词在生物学领域具有明确指向性,在其他领域多为比喻或修辞用法。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