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 addressed memory
【计】 A; AD; ADDR; address; ADR; ADRS
【计】 core storage; core store; EMS memory; internal storage; memory
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中,"地址内存"(Memory Address)指代数据存储位置的唯一标识符,用于中央处理器(CPU)访问存储器中的特定位置。该概念包含以下核心要素:
二进制标识机制
内存地址由二进制数构成,通常以十六进制格式表示。每个地址对应存储器中一个固定容量的存储单元,现代计算机普遍采用字节(8位)寻址模式,即每个地址指向1字节存储空间。
物理与逻辑地址分层
• 物理地址:硬件电路实际使用的电气信号定位方式(来源:斯坦福大学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资料)
• 逻辑地址:程序运行时由内存管理单元(MMU)转换生成的虚拟地址空间,支持进程隔离和内存保护
寻址模式演进
从8086处理器的段地址偏移模式,发展到当代64位系统的平面地址空间,地址总线宽度决定可寻址范围。ARM架构采用统一编址技术,将I/O端口映射到内存地址空间
内存管理单元功能
现代操作系统通过页表转换机制,将48位虚拟地址映射到物理地址,该过程涉及多级页表查询和TLB缓存加速技术(来源:MIT 6.828操作系统工程课程实验手册)
错误检测系统
ECC内存通过地址奇偶校验和纠错编码实现可靠性提升,该技术已列入JEDEC固态技术协会的DDR5标准规范
“地址内存”可能是对“内存地址”的笔误。以下是对内存地址(Memory Address)的详细解释:
内存地址是计算机中唯一标识内存存储单元的数值编码。每个内存单元通常对应1字节(8bit)的存储空间,地址从0开始线性递增。例如,地址0x00000001
的下一个地址为0x00000002
,两者间隔1字节。
字节编址
现代计算机以字节为单位进行编址,每个字节(8bit)拥有唯一地址。例如,32位系统最多支持$2^{32}$个地址,对应4GB内存空间($2^{32} text{字节} = 4text{GB}$)。
地址表示形式
地址通常以十六进制显示(如0x0000FFFF
),对应二进制编码。32位系统中地址为32位二进制数(8位十六进制),64位系统则为64位。
若某内存地址为0x00000001
,其存储1字节数据(8bit)。地址加1后变为0x00000002
,对应下一个字节的存储单元。
如需进一步了解内存管理或地址转换机制,可参考、6、7中的完整内容。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