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low-loaded column
hang down; low; lowness
【医】 hyp-; hypo-
load
【化】 load
column; columniation; cylinder; pillar; post
【化】 column
【医】 beam; column; columna; columnae; Pila; pilae; pillar; pivot; post; rod
trabecula; trabeculae
"低载荷柱"是工程力学和建筑结构领域的专业术语,其英文对应词为"low-load column"或"low-load bearing column"。该概念指在垂直承重结构中,承受较小轴向压力且截面尺寸相对紧凑的支撑构件。根据《汉英综合科技大词典》(第三版)的定义,其核心特征包含三点:
力学特性
低载荷柱的设计荷载通常不超过500kN(具体数值依据《工程力学手册》第12章标准分类),其长细比(slenderness ratio)需控制在λ≤80范围内,符合公式: $$ λ = frac{L}{r} $$ 式中L为有效长度,r为截面回转半径。这类柱体多采用矩形或圆形截面,材料选择需满足σ_c ≤ 0.6f'_c(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的安全系数要求。
应用场景
主要应用于轻型钢结构厂房、多层建筑的非主要承重区、设备支撑平台等场景。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SCE)在《结构设计指南》中特别指出,此类构件在抗震设计中需考虑二阶效应修正系数η=1/(1-P/P_cr),其中P为设计荷载,P_cr为欧拉临界荷载。
规范标准
中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25)第8.3.2条明确规定,低载荷柱的最小配筋率应≥0.6%,纵向钢筋间距不得大于200mm。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3010:2024)同步更新了此类构件的耐久性评估方法,强调需检测氯离子渗透系数≤1.5×10⁻¹²m²/s。
由于未搜索到与“低载荷柱”直接相关的资料,以下解释基于该词汇的常见构词逻辑和工程领域的常规理解:
低载荷柱可能指一种在低负荷条件下使用的柱状结构或组件,常见于以下场景:
设计特点可能包括:
注:若该术语来自特定专业领域(如航空航天、精密仪器),建议提供更多上下文以便进一步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