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 passivation potential
indolent; lazy
【医】 galvanic electricity; voltaic electricity
digit; location; place; potential; throne
【计】 D
【化】 bit
【医】 P; position
【经】 bit
惰化电位(Passivation Potential)是电化学领域描述金属表面形成稳定钝化膜所需临界电位的专业术语。其对应的英文术语为"passivation potential"或"passive potential",指当金属在特定电解质溶液中阳极极化时,电流密度突然降低所对应的电极电位值。
该现象的本质是金属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钝化膜),阻止进一步氧化反应。根据Pourbaix图理论,当金属的电极电位高于特定临界值且处于pH值稳定区域时,金属进入钝化状态。以铁在稀硫酸中的极化曲线为例,其惰化电位通常出现在0.5-0.8V(vs.SHE)范围内,此时表面生成γ-Fe₂O₃保护层。
工业应用中,不锈钢的耐蚀性直接取决于铬元素含量与惰化电位的关系。国际标准ASTM A380指出,当铬含量≥10.5%时,合金可在中性介质中实现自钝化。核能领域NUREG报告显示,锆合金包壳的惰化电位控制对核反应堆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惰化电位”这一表述在电化学中并不常见,可能是对“钝化电位”(Passivation Potential)的误写或翻译差异。以下从电化学角度解释“钝化电位”的概念及相关知识:
钝化电位是指金属或合金在特定介质中发生钝化现象时的临界电位值。当金属的电极电位达到或超过该值时,其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如Fe₃O₄、Cr₂O₃等),显著降低金属的腐蚀速率。
钝化过程涉及以下阶段:
钝化电位受以下条件影响:
若需要具体材料的钝化电位数据或实验方法,建议进一步提供应用场景或材料类型。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