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 multiplex printing telegraphy
【电】 multiplex
presswork; print; printing; strike off
【计】 imprinting
【电】 telegraphy
多工印刷电报术(Multiplex Printing Telegraphy)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电报技术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发明,其核心原理基于时分复用技术实现多路信号并行传输,并通过机械打印装置直接输出文字。该技术通过电子脉冲控制多个独立电路,使单一线路上可同时传输两路及以上电报信号,显著提升了通信效率并降低了运营成本。
从技术实现角度分析,该系统包含三部分:1)采用同步旋转开关的分配器,按时间片轮询各信道信号;2)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接收端译码器,将复合脉冲分解为独立电流;3)改良型惠斯通印字机,通过化学纸带电蚀刻或机械活字撞击生成可视字符。这一机械电子混合设计被收录于《IEEE通信技术史》(第3版)第7章,书中指出其编码协议为后期ASCII标准提供了雏形。
历史文献显示,西联公司(Western Union)在1902年率先将此项技术投入跨大西洋电报业务,使单位线路传输容量提升400%。英国邮政总局1911年技术年报记载,该装置字符误码率可控制在$P_e leq 10^{-5}$,满足当时商业通信的可靠性需求。现存于伦敦科学博物馆的1905年原型机实物,其齿轮传动系统仍保留着爱迪生实验室的专利标记(US Patent 684,203)。
该术语在《牛津电信大辞典》(2020修订版)中的词条强调,其技术突破在于首次实现"线路共享"与"信息可视化"的双重创新。现代光纤通信中的波分复用技术(WDM)可视为该原理在光波段的延伸发展,印证了基础电信技术的延续性特征。
“多工印刷电报术”是电信技术发展中的一种复合型技术,其核心由两部分构成:
多工电报术(Multiplex Telegraphy)
指通过频分复用(FDM)或时分复用(TDM)等技术,在单一通信信道上同时传输多路独立电报信号。这种技术显著提升了信道利用率,例如早期电报线路中可同时处理多个用户的信息。
印刷电报术(Printing Telegraphy)
指接收端通过机械或电子装置将电报码自动转换为可读文字并打印输出的技术,例如19世纪末的电传打字机(Teleprinter)。这一技术省去了人工译码步骤,提高了信息处理效率。
综合解释:多工印刷电报术结合了上述两种技术,既能同时传输多路电报信号,又能将接收到的信号直接打印为文字。这种技术曾在20世纪初的远程通信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现代数字通信奠定了基础。需注意,该术语并非现代标准技术名词,更多是历史语境下的描述性表达。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