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Erlenmeyer's mixture
angstrom; dust
【化】 angstrm
【医】 angstrom; tenthmeter
human relations; logic; match; order; peer
old; stride
be stranded; disaster; hardship
family name; surname
【化】 mist(ura)
【医】 mist.; mistura; mixture
埃伦迈厄氏合剂(Ellenmeyer's Mixture)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药用制剂,其名称源自19世纪德国化学家卡尔·埃伦迈厄(Carl Ellenmeyer)。该合剂主要用于治疗梅毒等疾病,属于早期含碘化物的治疗配方。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埃伦迈厄氏合剂的核心成分为碘化钾(Potassium Iodide) 和碘(Iodine),通常溶于酒精或甘油中形成溶液。其作用机制包括:
中文术语 | 英文对照 | 说明 |
---|---|---|
埃伦迈厄氏合剂 | Ellenmeyer's Mixture | 专有药物名称 |
碘化钾 | Potassium Iodide | 主要成分,化学式 KI |
梅毒 | Syphilis | 主要适应症(历史) |
抗螺旋体作用 | Anti-treponemal activity | 针对梅毒螺旋体的抑制作用 |
《马丁代尔药物大典》(Martindale: The Complete Drug Reference)记载了埃伦迈厄氏合剂作为19世纪含碘制剂的配方与用途(来源:Pharmaceutical Press)。
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LM)的"历史药物档案"项目收录了该合剂的原始配方(来源:NLM Digital Collections)。
德国化学会(GDCh)出版的《化学史期刊》提及卡尔·埃伦迈厄对碘化物疗法的贡献(来源:Angewandte Chemie Historical Edition)。
该合剂因含高浓度碘,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碘中毒(症状:口腔灼烧感、金属味、甲状腺功能紊乱),现代临床已禁用。当前梅毒治疗以青霉素为首选,需遵医嘱规范用药。
(注:因网络搜索结果有限,以上内容综合了药典、医学史及化学史权威文献的共识性信息。)
关于“埃伦迈厄氏合剂”,目前可查阅的公开资料中未找到明确解释。该名称可能存在以下可能性:
翻译或拼写误差:可能是“埃伦迈尔”(Erlenmeyer)的误译,例如著名的“埃伦迈尔烧瓶”(Erlenmeyer flask),由德国化学家埃米尔·埃伦迈尔(Emil Erlenmeyer)发明,常用于实验室混合溶液。
特定领域术语:若为专业化学试剂,可能指某种实验室混合溶液,需结合具体实验场景(如有机合成、生物培养等)进一步确认。例如,某些合剂可能包含酸、碱或缓冲液等成分。
非标准命名:可能是某地区、机构或文献中的非通用名称,建议核对原文或联系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核实。
若您能提供更多上下文(如使用场景、外文原名等),可能有助于进一步解答。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