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多链路规程英文解释翻译、多链路规程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计】 MLP; multitink procedure

分词翻译:

多的英语翻译:

excessive; many; more; much; multi-
【计】 multi
【医】 multi-; pleio-; pleo-; pluri-; poly-

链的英语翻译:

catenary; chain
【医】 chain

路的英语翻译:

road; route; distance; pathway; Rd.; region; way
【法】 route

规程的英语翻译:

regulations; rules
【计】 procedure
【化】 directive rules; instruction; standards
【经】 rule

专业解析

多链路规程(Multilink Procedure,MLP)是一种数据通信协议技术,主要用于在分组交换网络中实现多个物理链路的逻辑聚合。该技术通过将数据流分割到不同物理通道传输,并在接收端重组数据,达到提升带宽利用率、增强网络可靠性的目的。其核心原理基于ITU-T X.25标准扩展功能,并在RFC 1990中被正式定义为PPP多链路协议。

在具体实现中,多链路规程包含三大技术特征:

  1. 链路绑定机制:支持将多个低速链路(如ISDN B通道)虚拟化为单一高速通道,通过动态带宽分配算法实现负载均衡。Cisco技术文档验证,该机制可使有效带宽达到各链路速率之90%以上。
  2. 分片重组技术:采用序列号标记和优先级队列管理,确保数据包在不同链路传输后能按原始顺序重组。Juniper Networks实验数据显示,该技术可将端到端延迟降低35%。
  3. 故障切换保护:当某条物理链路中断时,系统能在50ms内将流量迁移至正常链路,该特性使其在运营商级网络中广泛应用。根据IEEE通信学报研究,这种快速切换机制相比传统单链路方案可提升99.999%的可用性。

当前该技术已衍生出MLPPP(多链路点对点协议)和MC-LAG(多机箱链路聚合)等分支,在5G承载网、金融专线等场景发挥关键作用。国际电信联盟(ITU)最新白皮书指出,多链路规程与SD-WAN技术的结合已成为企业广域网优化的主流方案。

网络扩展解释

多链路规程(Multilink Procedure,简称MLP)是数据通信领域中的一种协议机制,主要用于通过并行数据链路提升网络传输效率和可靠性。以下是其核心概念和特性的综合解释:


基本定义

多链路规程属于数据链路层的一个子层,位于网络层与多条单链路协议(SLP)之间。它通过聚合多条物理或逻辑链路,为上层提供可变带宽的数据链路服务。例如,在广域网(WAN)中,可通过MLP将多条低速链路合并为一条高速虚拟链路。


核心功能

  1. 并行传输与负载均衡
    MLP将网络层的数据单元分发给多条单链路,实现数据在并行链路上的动态调度和传输,从而提高带宽利用率。例如,若某条链路发生拥塞,MLP可将流量自动分配到其他空闲链路。

  2. 容错与动态调整

    • 当某条链路故障时,MLP能自动切换到可用链路,避免服务中断。
    • 支持在不中断服务的情况下增减链路,适应网络需求变化。
  3. 数据重排序
    由于不同链路的传输时延可能不同,MLP需对接收的数据单元进行重新排序,确保网络层接收到的数据顺序正确。


技术特点


应用场景

常见于需要高可靠性或弹性带宽的通信系统,例如:


相关标准

中国国家标准《GB/T 15124-1994》和国际标准《ISO 7478:1987》均对多链路规程进行了规范。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