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purulent proctitis
purulence; pus
【医】 matter; pus
【医】 proctitis; rectitis
脓性直肠炎(Purulent Proctitis)是直肠黏膜因感染或炎症引发的化脓性病变,其核心特征为直肠部位脓性分泌物异常增多。根据《中华消化病学临床指南》定义,该病症属于感染性直肠炎的亚型,常伴随黏膜充血、溃疡及组织坏死等病理表现1。
从病理机制分析,脓性直肠炎主要分为两类致病因素:① 性传播病原体感染,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常见于直肠性接触传播(《性传播疾病临床诊疗》2023版);② 继发性化脓感染,多由肛周脓肿、克罗恩病等基础疾病导致黏膜屏障破坏,继发大肠杆菌、脆弱拟杆菌等混合感染(《胃肠病学》第10版)2。
典型临床表现包括:直肠剧烈疼痛(尤其排便时)、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感及肛周皮肤湿疹。确诊需结合直肠镜检查显示黏膜脓性渗出物,配合分泌物培养或核酸检测(WHO《肠道感染诊断标准》2022)1。
目前标准治疗方案参照《美国感染病学会指南》:① 针对淋球菌感染使用头孢曲松联合多西环素;② 衣原体感染采用阿奇霉素;③ 严重化脓病例需外科引流并行抗生素灌洗(《外科感染学》第5版)2。
脓性直肠炎是直肠黏膜发生化脓性炎症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直肠内脓性分泌物增多或脓血便。以下是详细解释:
脓性直肠炎属于感染性直肠炎范畴,主要特征是直肠黏膜受病原体侵袭后出现化脓性病变,常伴随黏液脓血便、肛门坠胀及直肠烧灼痛等症状。
提示:脓性分泌物是疾病进展的重要标志,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原体类型。以上治疗方案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用药导致耐药性。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