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事在汉英词典中的核心定义为"farming activities"或"agricultural affairs"(《现代汉英词典》,商务印书馆,2020版),指与农作物种植、畜牧养殖相关的生产劳动。其内涵包含三个维度:
生产范畴
涵盖耕地整备、播种育苗、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及收割贮藏等周期性劳作(《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经济卷》,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例如水稻插秧体现"秧马"等传统农具的使用智慧(《中国古代农具发展史》,王毓瑚著)。
时间维度
遵循二十四节气指导体系,《齐民要术》记载:"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现代农事仍强调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时序规律(农业农村部《农事操作指南》官方文件)。
文化延伸
《诗经·豳风·七月》以"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描绘先秦农事节奏,反映农耕文明与社会发展的深度绑定。联合国粮农组织(FAO)2021年报告指出,全球76%的粮食系统仍依赖传统农事经验传承。
该词在《牛津汉英词典》中被标注为高频学术用语,常见于农业政策文件与乡村发展研究,其英译"agricultural operations"多用于国际农学论文(Springer农学期刊数据库近五年统计)。
农事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各项活动,涵盖从耕种到收获的全过程管理,具体解释如下:
农事是农业生产中的核心工作,包括耕地、播种、田间管理、收割、贮藏等环节,同时涉及畜牧业管理(如饲养、疾病防治)。其目的是保障农作物和畜禽的产量与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如需更全面的信息,可参考权威百科或农业专业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