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boehmite
【医】 mho
rock; stone
【医】 calculi; calculus; lapis; litho-; petro-; stone
勃姆石(Boehmite)是一种层状结构的羟基氧化铝矿物,化学式为γ-AlO(OH)。作为工业领域重要的功能性材料,其名称来源于德国化学家约翰·博姆(Johann Böhm)的姓氏。从汉英词典角度解析,该术语对应英文名称为"Boehmite",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的专业词汇。
物理化学特性
勃姆石晶体呈白色或浅黄色,莫氏硬度3.5-4.0,理论密度3.03-3.07 g/cm³。其独特的层状结构由Al-O八面体通过羟基桥联构成,层间距约6.11Å,这种结构赋予其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吸附性能。差热分析显示在500-550℃时发生脱水相变,转化为γ-Al₂O₃。
工业应用价值
命名溯源
1925年由矿物学家J. de Lapparent在法国Les Baux地区铝土矿中首次鉴定,为纪念德国胶体化学家Johann Böhm对氧化铝水合物的开创性研究,国际矿物学协会(IMA)于1932年正式定名。
勃姆石(Boehmite)是一种重要的无机材料,以下从定义、结构、性质和应用等方面详细解释:
勃姆石又称软水铝石,化学式为γ-AlOOH(水合氧化铝),是铝土矿的主要成分之一。1925年由德国化学家约翰·勃姆首次发现,并在1927年被证实为铝土矿的主要组成,因此以其名字命名。
随着新能源和电子材料需求增长,勃姆石在锂电池隔膜涂覆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相关技术开发和生产持续扩展。
如需更详细的技术参数或产业分析,可参考、4、6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