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脲(Urea)的汉英词典释义与科学解析
1. 定义与化学性质
脲(niào)是尿素的中文名称,英文对应词为“urea”,化学式为$$CO(NH_2)_2$$。其分子含有一个羰基(C=O)和两个氨基(NH₂),属于有机化合物中的酰胺类物质。它是哺乳动物蛋白质代谢的最终产物,主要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2. 应用领域
脲在农业中作为高氮肥料使用,工业上用于生产塑料、树脂和医药原料,例如缓释药物载体。医学领域则用于皮肤保湿剂和利尿剂。
3. 汉英对照与发音
汉英词典中常标注为“尿素;碳酰胺”,强调其化学结构与生物功能。
4. 权威定义扩展
根据《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LM),脲的合成首次由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维勒于1828年实现,标志着人工合成有机物的开端。
5. 相关术语链接
需进一步了解脲的代谢路径可参考“尿素循环”(Urea Cycle),其生物学意义由《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报》详细阐述。
“脲”是化学领域常用术语,具体解释如下:
脲(niào)即尿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 $text{NH}_2text{CONH}_2$,常温下为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其名称来源于“尿素”的简称,是蛋白质代谢的最终产物之一,常见于人和动物的尿液中。
如需进一步了解字形演变或具体合成工艺,可参考化学专业资料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