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glass stone
glass; putty
【化】 glass
【医】 slass
calculus; concretion; stone
【医】 calculi; calculus; concrement; concretio; concretion; lithiasis; litho-
stone
玻璃结石(glass stone/stony inclusion)是玻璃制造过程中形成的晶体缺陷,指玻璃体内混入未完全熔化的固态杂质或结晶物质。这一术语在材料科学与工业生产中具有特定含义,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定义与形态
玻璃结石表现为透明或半透明玻璃基质中的不透明颗粒或条纹状结晶物,其成分通常为二氧化硅、氧化铝或硅酸盐类矿物的未熔结块。汉英对照表述中,"结石"对应"stone inclusion",强调异物嵌入的物理特性。
形成机制
根据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玻璃制品缺陷分类标准》(GB/T 4548-2020),主要成因包括:原料配比失衡导致高熔点物质残留、熔窑温度不足(通常需维持1500-1600℃)、或配合料混合不均引发的局部结晶现象。
分类体系
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 C162-05)将玻璃结石分为三类:
工业影响
ISO/TR 27915:2017质量检测报告指出,直径超过0.5mm的结石会使玻璃制品抗冲击强度降低30%-40%,且在光学玻璃中每平方厘米存在1个结石即判定为不合格品。
“玻璃结石”是玻璃制造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缺陷,指玻璃体内存在的固态结晶状夹杂物。这些结石会影响玻璃的透明度、强度等性能,甚至导致产品破裂。以下是详细解析:
玻璃结石是玻璃内部或表面出现的微小结晶颗粒或团块,通常呈不透明或半透明状,肉眼可见颗粒感或条纹。其成分与主体玻璃不同,可能来源于未熔化的原料、耐火材料脱落或化学反应产物。
若涉及具体生产工艺或案例分析,建议咨询玻璃制造领域的专业文献或技术人员以获取更精准的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