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radices saussureae
木香的汉英词典释义与药学解析
一、中文定义与英文对应
木香(Mùxiāng)是菊科植物云木香(Saussurea costus)的干燥根,英文常用名为Costus root或Radix Aucklandiae。在传统中医药体系中,该名称被《中国药典》2020年版正式收录,定义为“理气药”的代表性药材。
二、植物学特征与药用部位
其拉丁学名为Saussurea costus(曾用名Aucklandia lappa),主产于中国云南、四川等地。药用部位为三年生植株的干燥根,秋季采挖后经切片、晒干处理。
三、性味归经与化学成分
《中华本草》记载,木香味辛、苦,性温,归脾、胃、大肠经,含挥发油(如木香烃、去氢木香内酯)、生物碱及菊糖等活性成分。
四、传统功效与现代应用
五、英文翻译注意事项
在汉英对照中需区分Costus root(特指云木香)与广义“木香属植物”,避免与Inula racemosa(藏木香)混淆。国际植物命名数据库(IPNI)建议使用标准学名Saussurea costus以减少歧义。
权威文献来源:
“木香”一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结合植物学、药用及文化背景可详细解释如下:
基本属性
木香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菊科。其花呈黄色,香气浓郁如蜜,最初名为“蜜香”或“青木香”。后因马兜铃科植物根茎也被称为“青木香”,为区分改称“云木香”“南木香”“广木香”。
分类与分布
木香包含多个种类,如菊科的云木香(主产云南)和川木香(主产四川)。两者均为中国特有植物,多生长于高山草地或灌丛中。
入药部位与功效
木香的根可入药,具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腹胀、消化不良、胸痹心痛等症。代表性中成药如木香顺气丸。
古籍记载
《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记载其“味辛,主邪气”;《本草纲目》进一步补充了其药理作用。
文学意象
木香在古代诗词中常作为自然意境的点缀,如宋代《东京梦华录》描述其与牡丹、芍药等花卉共展春色。
品德象征
古人以木香燃烧时的淡雅香气比喻高尚品德,认为其象征内心的纯洁与德行。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药用配伍或植物图谱,可查看来源网页(如、)。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