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 abrasion resistence
wear and tear; abrasion; fray; fret
【计】 wear-out
【化】 abrasion and wear
【医】 abrade; abrasio; abrasion; arrosion; wear
【经】 attrition
resistance
【计】 ohmic resistance; R
【化】 resistance
【医】 resistance
磨损电阻(Abrasion Resistance)是材料科学和电子工程领域的复合术语,其核心含义指材料或器件在机械摩擦作用下的抗损耗能力与电性能稳定性。根据《牛津材料科学词典》的定义,该词项包含以下双层语义结构:
物理磨损层面
在机械工程语境中特指材料表面抵抗摩擦损耗的能力(material's ability to withstand surface deterioration caused by mechanical friction),常用于描述轴承、齿轮等机械部件的耐久性指标。
电学性能层面
在电子元器件领域延伸为导电体在持续摩擦过程中保持电阻值稳定的特性(the stability of electrical resistance under sustained mechanical abrasion),该特性对柔性电路、滑动触点等元件的可靠性具有决定性作用。根据《IEEE标准术语库》的记载,磨损电阻率(abrasive wear resistivity)的计算公式为:
$$
R_w = frac{Delta R}{F_n cdot L}
$$
其中ΔR为电阻变化量,Fₙ为法向载荷,L为滑动距离。
在工业应用层面,该参数通过ASTM G65标准测试方法量化,涉及滑动磨损试验机对材料进行循环摩擦测试,同时监测其导电性能衰减曲线。高分子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增强塑料)在此项指标上表现出显著优势,其磨损电阻值可比传统金属材料提升3-5个数量级。
“磨损电阻”并不是一个标准物理学术语或常见的电子工程专业词汇。结合现有信息分析,该表述可能有以下两种理解方向:
材料磨损与导电性能的关系
若指材料在磨损过程中电阻的变化,可能与材料表面因摩擦导致的微观结构改变有关。例如金属磨损后氧化层增厚,可能增加接触电阻。但这种表述更常见于材料科学领域,需具体实验数据支持。
电子元件耐久性描述
或指电阻器在长期使用中因物理磨损(如引脚氧化、涂层脱落)导致的性能变化。实际应用中需关注电阻的额定功率(避免过热损坏)和封装材料(如金属膜电阻比碳膜更耐磨)。
若需进一步探讨两者关联,建议提供具体上下文或参考机械电子交叉领域的文献。
由于现有权威资料中无明确“磨损电阻”定义,在正式技术文档中使用该表述前,建议通过以下方式确认: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