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心地方格子英文解释翻译、面心地方格子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face-centered cubic lattice
分词翻译:
面心的英语翻译:
【机】 centroid of area
地方的英语翻译:
place; local; district; province; region; room; space; tract
【法】 district; place; province; territory
格子的英语翻译:
grid; grille; lattice; latticework
【化】 lattice
【医】 lattice
专业解析
面心地方格子 (Face-Centered Cubic Lattice - FCC)
定义与结构
面心地方格子(Face-Centered Cubic, FCC)是晶体学中布拉维格子的基本类型之一,属于立方晶系。其结构特点为:
- 原子排布:除立方体的8个顶角各有一个原子外,每个面的中心还各有一个原子。
- 对称性:具有高度对称性,空间群为 ( Fmbar{3}m ),是密堆积结构之一(原子堆积密度约74%)。
关键特征
- 配位数:每个原子周围有12个最近邻原子(配位数为12),是原子最紧密堆积方式之一。
- 晶胞原子数:顶角原子贡献 ( 8 times frac{1}{8} = 1 ) 个,面心原子贡献 ( 6 times frac{1}{2} = 3 ) 个,总计4个原子。
- 致密度:计算公式为 ( frac{text{原子体积总和}}{text{晶胞体积}} = frac{4 times frac{4}{3}pi r}{a} ),其中 ( a = 2sqrt{2}r ),致密度约为 0.74。
常见实例
许多金属采用FCC结构,例如:
- 铜(Cu)、铝(Al)、金(Au)、银(Ag)、镍(Ni)等。
- 部分离子晶体(如氯化钠中的氯离子亚晶格)和合金(如奥氏体不锈钢)也呈现FCC排列。
数学表达
晶格常数 ( a )(立方体边长)与原子半径 ( r ) 的关系为:
$$ a = 2sqrt{2} cdot r $$
权威参考来源
- 《材料科学基础》(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经典教材详细描述FCC的几何与物理特性。
- 国际晶体学联合会(IUCr):定义布拉维格子标准(参见 IUCr 官网晶体学数据库)。
- 《金属物理学》(Physical Metallurgy):分析FCC金属的力学性能与相变行为。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面心地方格子”,推测可能存在笔误,正确的术语应为“面心立方格子”或“面心立方晶格”(Face-Centered Cubic, FCC)。以下是详细解释:
1.定义
面心立方格子是金属晶体结构的一种典型形式,其晶胞由立方体构成,金属原子分布在立方体的8个顶角和6个面的中心位置。每个面心原子与相邻面的四个角原子紧密接触。
2.结构特征
- 晶格常数:a = b = c,且各轴夹角α = β = γ = 90°。
- 晶胞原子数:每个角原子贡献1/8,面心原子贡献1/2,总计为 $1/8×8 + 1/2×6 = 4$ 个原子。
- 原子半径:$r = frac{sqrt{2}}{4}a$,其中a为晶格常数。
- 致密度:74%(原子占据晶胞体积的比例)。
3.常见金属
具有面心立方晶格的金属包括铝(Al)、铜(Cu)、金(Au)、银(Ag)、镍(Ni)以及γ-铁(γ-Fe,存在于912℃~1394℃)。
4.物理性质
- 配位数:12,即每个原子周围有12个最近邻原子。
- 滑移系:滑移面为{111},滑移方向为〈110〉,滑移系数为12。
- 密堆积:面心立方结构是原子最紧密的排列方式,比体心立方结构(致密度68%)更致密。
“面心地方格子”可能是“面心立方格子”的误写。该结构以高致密度和对称性为特点,广泛存在于金属及合金中。如需进一步验证术语准确性,建议参考材料科学或晶体学教材。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