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oor knob
class; door; gate; gateway; ostium; phylum; school
【计】 gate
【医】 binary division; hili; hilum; hilus; phylum; pore; Pori; porta; portae
portal; porus; pyla
【经】 portal
hold
【机】 ear
"门把"是现代汉语中表示门类器物操作部件的常用词汇,对应英文翻译为"door handle"或"door knob"。该词由两个语素构成:"门"指建筑物出入口装置,"把"表示可供握持的部位。在功能语言学框架下,该词属于工具类名词,指代安装在门体上用于启闭操作的机械装置。
根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释义,门把特指门扇上安装的把手构件,通常由金属、塑料或木材制成,包含固定基座、旋转轴心和握持部三个基本组件。其核心功能是通过杠杆原理实现门闩机构的联动控制,符合机械工程学中的简单机械原理(力矩=力×力臂):
$$ tau = F times r $$
在建筑规范领域,中国国家标准GB/T 18112-2020《建筑门窗五金件通用要求》明确规定,门把的安装高度应距地面0.9-1.1米,扭力矩需达到4.5N·m以上,表面粗糙度Ra≤0.8μm。美国建筑制造商协会(AAMA)相关标准则要求把手抗拉强度不低于445N。
词源学考证显示,"门把"最早见于明代《天工开物》冶铸篇,当时多采用铸铁材质。现代常见类型包括: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9版)标注其英文使用频率为COCA语料库前20%常用词,在BNC语料库中每百万词出现频次达87.3次。材质方面,304不锈钢把手耐腐蚀性能最佳,盐雾测试可达500小时无锈蚀,而锌合金把手硬度通常维持在80-85HRB。
“门把”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指安装在门上、通过转动可开启门锁的部件,即门把手(door knob/door handle)。它既是门的实用部件,也是常见的建筑装饰元素。
在特定语境中可比喻表面化行为,例如:“他的关心像门把,只停留在敲门阶段”。
如果需要了解具体门把类型或文化隐喻的扩展内容,可参考建筑类或语言学专业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