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伯尼氏点英文解释翻译、麦克伯尼氏点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McBurney's point; McBurney's points
分词翻译:
麦的英语翻译:
wheat
克的英语翻译:
gram; gramme; overcome; restrain
【医】 G.; Gm.; gram; gramme
尼的英语翻译:
Buddhist nun; priestess
氏的英语翻译:
family name; surname
点的英语翻译:
a little; dot; drop; feature; particle; point; spot
【计】 distributing point; dot; PT
【医】 point; puncta; punctum; spot
【经】 point; pt
专业解析
麦克伯尼氏点(McBurney's point),又称麦氏点,是腹部的一个特定解剖标志点,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定义与位置:
麦克伯尼氏点位于右下腹部,具体定位方法是:取脐与右侧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该点以1889年首次描述其与阑尾炎关系的美国外科医生查尔斯·麦克伯尼(Charles McBurney)的名字命名。英文术语为McBurney's point。
临床意义:
该点是急性阑尾炎最重要的压痛点和反跳痛检查点。当阑尾发炎时,此处常出现明显的压痛(McBurney's sign),是诊断阑尾炎的关键体格检查依据之一。其原理在于大多数人的阑尾根部位于此点附近。
检查方法:
医生进行腹部触诊时,会缓慢、稳定地按压麦克伯尼氏点区域,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疼痛反应(压痛),并在突然抬手时观察是否诱发更剧烈的疼痛(反跳痛)。这些体征强烈提示阑尾炎症。
参考来源:
- 梅奥诊所(Mayo Clinic) - 阑尾炎诊断部分: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appendicitis/diagnosis-treatment/drc-20369549(权威医疗机构对阑尾炎诊断方法的说明,包含腹部压痛检查)
- 默沙东诊疗手册(Merck Manuals) - 专业版:https://www.merckmanuals.com/professional/gastrointestinal-disorders/acute-abdomen-and-surgical-gastroenterology/appendicitis(详细描述阑尾炎的临床表现,包括麦克伯尼氏点压痛)
- 约翰·霍普金斯医学(Johns Hopkins Medicine) - 阑尾炎:https://www.hopkinsmedicine.org/health/conditions-and-diseases/appendicitis(知名医学中心对阑尾炎症状和体征的介绍)
- 维基百科(Wikipedia) - McBurney's point:https://en.wikipedia.org/wiki/McBurney's_point(提供术语定义、位置描述和历史背景)
-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相关指南/专家共识(可通过中华医学会期刊数据库检索) - 国内权威学术组织发布的阑尾炎诊治指南中均会强调麦氏点检查的重要性(体现中文语境下的权威应用)。
网络扩展解释
麦克伯尼氏点(McBurney's point)是医学上用于诊断急性阑尾炎的重要体表标志,其定义和临床意义如下:
1.定义与位置
麦克伯尼氏点是阑尾根部在腹壁的体表投影点,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这一位置由美国外科医生Charles McBurney于1889年首次提出,并在1901年进一步明确其压痛对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2.临床意义
- 压痛检查:急性阑尾炎患者在此点按压时会出现明显疼痛,甚至反跳痛(按压后突然松手时疼痛加剧)。
- 疾病进展判断:若炎症加重,压痛范围可能扩大,但麦克伯尼点始终是疼痛最显著的位置。
3.相关体征与鉴别
- 转移性腹痛:阑尾炎早期疼痛常始于上腹部或脐周,随后转移至右下腹麦克伯尼点。
- 其他体征:可能伴随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4.历史背景
该点以Charles McBurney命名,他主张在阑尾炎发病后2-3天进行手术,并通过这一体表标志简化了阑尾炎的诊断流程。
补充说明
部分资料提到另一种体表标志“兰氏点”(Lanz点),位于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右、中1/3交界处,但麦克伯尼点更常用。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